力量来制约和监督,才会循规蹈矩。英国哲学家洛克说:在一切情况和条件下,对于滥用职权的强力的真正纠正办法,就是用强力对付强力。[4]孟德斯鸠也说:从事物 这一点,这是中国法治的一个很大的进步。不仅要去除司法的行政化,还要对行政进行法律监督。在民主法治社会,政府和司法机关是并列的,其行为可以受到司法机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43.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和治理精神,其独具特色的司法审查将行政权(当然包括规则制定行为)有效地纳入控制范围。 在对域外情况进行比较过程中,可以看到其共同之处在于,制定规则 、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判决维持。具体行政行为出现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以及滥用职权,一般就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5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的法定权力就排除警察讯问获取的证据。法官更情愿适用强调可靠性要求而不是法律或宪法正当性要求的排除规则。 对于非法获得的实物证据,法官采取了近乎相同的立场 被提起民事诉讼;(3)法官对非法证据予以排除。但在实践中,在处理警察滥用职权问题上,更强调的是证据除外规则以外的几种方法。正如迪普洛克勋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07.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非正义的发生。在现实中,因为行政权力缺乏强有力的制约和监督,行政行为过程中超越职权和滥用职权的现象时有发生,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受到损害的事件也很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6至270页。 [17]何金明著:《澳门公职法律制度概论》,澳门晨辉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7页。 [18]有学者对澳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282.html -
了解详情
不起诉决定并指令下级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执行。这些为防止检察官滥用职权而对酌定不起诉权的诸多限制,严重阻碍了检察官不起诉权的 出版社,1999,P310。[11]张穹主编: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理论与实务[M],法律出版社,1997,P276。[12]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69.html -
了解详情
人滥用,甚至滋生腐败。而司法机关是法律和正义的护卫人,是权力滥用和官吏腐败的控制者。因此,司法腐败往往比行政腐败和其他腐败更为可怕,更为糟糕, 年第3期,3~10页。[14][15][21]刘武俊《司法行政权的界说及其合理配置》,载于“燕园评论”网(www.yypl.net).[16]易延友:《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00.html -
了解详情
也决定了登记机关审查和登记的范围,为了促使当事人谨慎从事,也为了防止登记机关滥用职权私自改变民事主体的权利状态,当事人必须通过书面形式提出申请,以此来印证登记 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使得不动产物权取得的开始及其完成之间存在了时间差,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只要取得人的法律地位以特定的方式得到了保障,就可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90.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针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不同地位赋予了他们不对等的权利义务,法律重在保护与用人单位相比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立法者将对 证据证实来判断主要证据是否充分是办得到的。在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证据充分,严格遵守了程序规则,并且无滥用职权嫌疑的情况下,即使这些证据材料如果由法官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44.html -
了解详情
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虽然我国早在1954的宪法中就规定了公民有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1982年宪法也对这一规定加以确认,但是由于缺乏相应 的误解、偏见和冷漠,可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例如,行政机关认为法律程序只是其用以管理与控制社会的手段,只能施与“被管理者”,而不能管理管理者,否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42.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问题的区分困难。对某些事实、行为的定性,就属于法律和事实的混合问题,如“行政机关的行为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等。对事实或行为的定性实际是将法律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2][5]参见朱新力:《论行政诉讼中的事实问题及其审查》,《中国法学》1999年第4期。 [3][英]戴维·M·沃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