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起到骨架与支撑作用的基本法律已经具备,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业已体系化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大力推进以裁量基准为核心的行政规则建设,积极鼓励行政机关 裁量的进一步控制问题。假如我们不能保证规则的完备性、内容的具体性和适用的平等性,那么,在社会结构、组织形态和公众意识都不很成熟,还无法有效影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274.html -
了解详情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权利法律保护起指导作用的基本规则和准则。根据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权利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应当包括平等保护 调解或审理、判决。当前,我国学术界对于教育纠纷的性质认识不一,许多学者和实践部门的专家认为教育纠纷诉讼属于行政诉讼,最高法院也持这一观点,本文对此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68.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定罪与量刑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不同。当代社会基于保护公民免受不当追究的需要,要求在定罪问题上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侵害的情况、受害后果、获得经济赔偿及其所表现出的惩罚欲望。(16)第三,审理对象的相异导致适用的程序规则和证据规则不同。无罪推定原则以及由此推出的某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83.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证据规则作了概括性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背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而我国法律适用的原则是 以事实 结合的道路。 (五)证据在诉讼中的冲突问题 我国没有统一的证据法,民事、刑事、行政诉讼,各自有各自的证据规则,但却不一致,彼此还有冲突,也存在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606.html -
了解详情
草案已经在2008年进入试点阶段。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有关部门,也在制定适用于刑事案件的证据规则。2010年6月,《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 证据制度完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上述两个规定,前者不仅全面规定了刑事诉讼证据的基本原则(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根据规定也包括在内)和主要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946.html -
了解详情
为本位,私法自治为宗旨,将私人权利当作法律秩序的基础,并在私法本位的观念下建立了整个法学基础理论,至今法理学的基本范畴仍然如此。 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 环境诉讼对起诉资格要求过严(无论是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都要求原告必须与损害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而且要有具体的损害后果)不利于保护公民环境权利,有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02.html -
了解详情
最初十多年间的政制与法制措置的基本背景。其间情形,就如阿伦特在论述法美革命的差异时曾经说过的,如果世俗法律的本质乃是一种命令,那么,就需要一 十年法制建设的一切布局和操作,不过是因应整个中国的广土众民,对此更作适用的实践。其伟大在此,其并非开天辟地,同样渊源乎此。也就因此,1980年代后大陆法学界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51.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的实力不如它,我们就只能听之任之。如果没有行政诉讼,官和民之间的纠纷只能通过上访、贿赂、交涉这些个人之间的行为来解决。还有政府和各部门之间、中央和 的文化运动,并不直接涉及社会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但是五四运动所引入的德先生,它有可能彻底改变中国社会的基本规则,但最后它没有能够做到。我想这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049.html -
了解详情
依国家法或国际法均不构成刑事罪者,不得被判犯有刑事罪。刑罚不得重于犯罪适用的法律规定。《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5条第1款也作了几乎完全 这样的结论: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在一国国内法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刑法是依据宪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制定,刑法要体现和贯彻宪法控制权力和保护人权的原则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706.html -
了解详情
的个性利益需要,这是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当认认真真地参照的基本依据。自然,由于个性利益需要在不同历史结构及其社会主体之间纷繁多样,这就要求制度供给应当 及法律性质界定[J],社会科学战线,2009(1):230-235; [5]、[7]韩世强,流动儿童受义务教育权的实现及司法救济兼论超法规路径的行政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4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