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14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中华 对确有悔改或有立功表现事实,符合减刑条件的,应予以裁定减刑并制作减刑裁定书及时送达提出减刑建议书的执行机关。 (二)增设资格刑的复权制度 台湾学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95.html -
了解详情
以不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为主旨。四是协判合一。借鉴我国民事调解、刑事诉讼中的自诉案件调解和行政赔偿诉讼调解的经验,法院可选择协判合一模式, 考量,笔者较为赞同第四种观点,即我国行政诉讼协调制度的结案方式应采用合意和解裁定书的形式。因为行政诉讼法院协调既是当事人之间的公法契约行为,又是法院的职权行为,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86.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通知书和检察建议书制度,以及减刑裁决书、假释裁定书的检察监督等方面入手,健全法律监督的方法与途径,以抑制法官刑事裁判的任性与恣意。各级人民法院要做好事后的量刑监督。对于本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应当积极全面落实包括判决书、裁定书在内的案卷整理和案件评议工作,贯彻案例指导制度和《量刑指导规范》运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26.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通知书和检察建议书制度,以及减刑裁决书、假释裁定书的检察监督等方面入手,健全法律监督的方法与途径,以抑制法官刑事裁判的任性与恣意。各级人民法院要做好事后的量刑监督。对于本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应当积极全面落实包括判决书、裁定书在内的案卷整理和案件评议工作,贯彻案例指导制度和《量刑指导规范》运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701.html -
了解详情
包括在发生冲突的法律制度内,可能会有民事法、商事法、劳动法、民事或刑事诉讼法、政治或行政法、刑法以及财政法的法律规则之间的冲突。中国学者认为, 地区人民法院的调解书。台湾板桥地方法院法官张竟文先生在声字第977号民事裁定书中认为:河南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作成之离婚事件调解书,不是生效民事判决和仲裁裁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5.html -
了解详情
“通知”情况严重,相应致使检察机关介入监督难以及时。法律未规定法院将判决书、裁定书送达检察机关接受监督的期限及对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 而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仅规定公安机关在接到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限徒刑的判决书、裁定书、执行通知书后,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43.html -
了解详情
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六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 规定: “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率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民法院的裁判只对案件的当事人具有拘束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75.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为主旨。四是“协判合一”。借鉴我国民事调解、刑事诉讼中的自诉案件调解和行政赔偿诉讼调解的经验,法院可选择“协判合一” 笔者较为赞同第四种观点,即我国行政诉讼协调制度的结案方式应采用“合意和解裁定书”的形式。因为行政诉讼“法院协调”既是当事人之间的“公法契约”行为,又是法院的职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6.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为主旨。四是“协判合一”。借鉴我国民事调解、刑事诉讼中的自诉案件调解和行政赔偿诉讼调解的经验,法院可选择“协判合一” 笔者较为赞同第四种观点,即我国行政诉讼协调制度的结案方式应采用“合意和解裁定书”的形式。因为行政诉讼“法院协调”既是当事人之间的“公法契约”行为,又是法院的职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74.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尽管我国刑法对此早有惩处规定,但现实中这种违法犯罪行为真正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为数不多。由于打击不力,一些被执行人长期赖债而逍遥法外,严重损害了法院的 ,乃是当务之急。一、人民法院一切生效法律文书均应作为本罪犯罪对象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和裁定书作为本案犯罪对象系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明确规定,自无疑义;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