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此而言,我们的现状既不象1804年制定法国民法典时的法国,个人主义、私法自治的思想风靡一时;也不象1896年德国民法典诞生时,市场经济和契约自由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诚实信用原则对合同进行解释,便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为各国民法所采用。例如,德国民法典第157条规定:“合同应按诚实信用的原则及一般交易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54.html -
了解详情
从公法与私法分离与对立的角度来界定民法的性质的,如拉伦茨在《德国民法通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民法是私法的一部分”,“德国民法典是德国私法的基础”。①我国 民法都强调对私权的充分保护。无论古罗马法、19世纪的法国民法如何主张个人本位,而现代民法又如何倡导团体本位;也无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所有制的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49.html -
了解详情
只能设定一个所有权。[⑦]而这一思想居然为《德国民法典》第94条所不折不扣地继承。这种极端,对于保持物的“整体性”(土地与土地之上的建筑物不可分离)是有必要 页。查有关资料,上述“事实上的集合物”与“法律上的集合物”的区分似来源于法国民法理论。法国民法理论将财产分为独立物与集合物两种。独立物为单一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12.html -
了解详情
于其他河流的不同之处,而在我们这里“本位”更多的被赋予了继往开来,建构中国民法典与“民法社会”的纲领、指导、基本观念、目的、任务的作用。胡长清先生认为民法的本位 其二,编篡法典的公示性要求不同。法国民法是权利宣言,是通俗的法学科普读物,需要让法国农民在油灯下读懂。而德国民法则是其潘德克吞学派的历史总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33.html -
了解详情
运作于社会生活而形成的社会普遍的心理态势和行为模式。 中国作为东方的泱泱大国,与西方世界一样,均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资本主义的萌芽期,然于法律 忽略这样一个现象:自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帝编纂民法大全始,直到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和本世纪各国的民事立法,均是以法典作为载体。即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39.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总则的必要性已引起了我国一些学者的怀疑。[16] 在没有采取民法总则立法模式的国家,德国民法典中总则的有关内容在这些国家法典中分散为具体部分的规定,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6至317页。)目前在法国民法上的“人格权财产化”的趋势,也似乎反映了人身权与财产权区分的式微。但应当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35.html -
了解详情
确保抵押担保之效力的固有理念,符合抵押担保满足充分发挥抵押物的效用之目的。《德国民法典》第1136条规定,所有权人对债权人约定承担土地不转让或者不再设定义务负担 的立场。参见费安玲、丁玫译:《意大利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19页。法国民法的立场基本相同。抵押权对抵押的灭失之不动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44.html -
了解详情
涤除权制度,其理由与德国奉行抵押权独立性理论有关。 〔6〕史尚宽:《物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8页。 〔7〕《日本民法典》,王书江译 (或者提存)适当金额以消灭抵押物上抵押权的制度。这在日本、法国民法中均有规定。显然,这不同于与梁稿规定的一般受让人的“代位清偿”制度。王稿做了与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12.html -
了解详情
10在萨维尼之后,人们对物权行为的理解则分歧不断。 尽管1876年的德国民法典第一草案中曾经使用了物权契约(dinglicher Vertrag)一词,但终因它“ 之规定对物权行为适用之基本问题”,载《王泽鉴法学全集·第五卷·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1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35.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其他权利者,对他人因此而产生的损害负赔偿义务。”《德国民法典》的这一规定,“显然”与我国《民法通则》中的规定相异。然而,从技术的层面上看, 有不同。例如,“权利”在法国民法典中是指个人权利,到了德国民法典中受到日耳曼传统中的团体主义的影响,权利的主体包含团体权利。二战以后,现代民法的权利概念是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