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企业股权只允许在企业内部或家族企业间转让,从而极大地限制了股东的股份转让的对象范围,对此,外方事先也毫不知情。为了了解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意方 之间不和致使公司管理活动陷于瘫痪的情况下提出的请求而判决提前解散公司。德国的《有限责任公司法》第61条规定,如果公司所追求的目的不可能达到,或者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23.html -
了解详情
两万余字,但又绝不重复章程大纲及英国《公司法》中已列明的条款和规定,记载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序言、股份、特别股、股票、股权与变更、催缴股款 的上市公司董事、经理等人拥有公司股票,而在我国内部职工股的数量也不在少数。 [27]关于德国的职工参与决策机制的形成过程与法律规则,参见[德]罗伯特霍恩、海因科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497.html -
了解详情
后,公司应在15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 中的诉讼地位。有些西方国家规定公司解散之诉的被告是公司,例如,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规定:解散之诉针对公司提出。日本商法典规定:该诉讼的被告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185.html -
了解详情
两万余字,但又绝不重复章程大纲及英国《公司法》中已列明的条款和规定,记载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序言、股份、特别股、股票、股权与变更、催缴股款 的上市公司董事、经理等人拥有公司股票,而在我国内部职工股的数量也不在少数。 [27]关于德国的职工参与决策机制的形成过程与法律规则,参见[德]罗伯特霍恩、海因科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96.html -
了解详情
机构互相分离,彼此独立存在的复线型。请参阅:周剑龙,论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内部监督机制---中国公司法发展之前瞻,《法学评论》(武汉大学),1995年第1期(总 》,2002年3月22-23日,页152。 [15] 银温泉,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度比较,《改革》,1994年第3期,页51。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35.html -
了解详情
”的极度“曝光”,致使公司商业秘密难以保守。于是,19世纪下半叶,一种旨在克服股份有限公司上述弊端的企业制度──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这两类公司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典型 公司的面纱”。[5]在大陆法中,如德国,不仅在司法实践中这样处理,而且在立法上也有明确规定。《联邦德国公司法》规定,一人公司“在滥用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47.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权和他物权,并可以起诉或者应诉。我国《公司法》确认的公司仅限于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不包括所谓的“两合公司”或者 为投资者节约纳税的角度着眼,投资者采取有限合伙有利于避免双层征税,从而。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税法均对公司和股东分别征税,公司要缴纳公司所得税,股东取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71.html -
了解详情
而“形成权”一词乃德国学者赛克尔(EmilSeckel)所创[16].温赛两学者创设二词时所处的立场、所追求的目标、所采取的标准都不尽相同,因而 的差别。《证券法》上归入制度适用的对象是持有一个股份公司5%已发行股份的股东;而《公司法》上归入制度则适用于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的董事和经理,并不涉及公司股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0.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论,已受到现代学说、立法、司法实践的严峻挑战。首先,在现代学说方面。德国公司法学家指出:“今天人们已认识到以前试图把设立中公司归入无权利能力社团,即 探讨一下有助于理解设立中公司法律地位的接受出资及验资行为。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认股人应当足额缴纳各自所认缴的出资,其出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99.html -
了解详情
,稳定性、长期性、投资性的特征,股东会几乎掌握公司的一切大权。但随着大规模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涌现,特别是证券市场的兴起,使得大量股东热衷于股票交易,期望通过 分立的机关。二、监事会的作用监事会作为股份公司的监督机关,各国公司法都赋予其广泛的职权。从德国早期的立法与公司章程来看,其监事会不仅拥有对公司业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