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其朋友、榜样、便捷的求助者,是不可替代的国家监护人。[18] 因此,在法律体系比较完善的社会中,刑罚并不是矫正、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最佳选择。青少年犯罪的 期。 [10]秦律规定对身高不满6尺的儿童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身高6尺以上的才追究刑事责任。 [11]张大均、吴明霞:《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784.html -
了解详情
,又忽视和抹煞了其各自的特点和独立价值。……正如我们不得在刑事法律领域追究所谓‘单纯思想犯’的刑事责任一样,如果当事人仅有过错(原注:如企图损害他人之财物) 行为,以实现广义上的恢复原状;受领不成,可请求公法救济。当然亦可不行使债权,或放弃债权。 承担责任以法律主体为前提。通说认为,合伙承担无限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236.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人已经被定性为正犯的情况下,此人便获得了被追究主要法律责任的地位,背后者则只承担次要的法律责任,即只能把背后者作为教唆犯或帮助犯来处罚,由此 结果无价值论事实上不存在,也行不通。 3.在共犯论中肯定主观违法要素,不是放弃客观违法性论的立场,只是对其作出了一定程度的修正。行为无价值二元论认为,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450.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第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的角度看,撤销案件体现的是国家权力对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弃权,是国家机关放弃对具体社会关系进行干预的意思表示。但民事诉讼体现的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932.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应以玩忽职守追究其刑事法律责任。 辩护思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关于渎职罪 法律赋予的职权是公权力,既是权力也是职责,因此,若没有法律的许可,行政主体不能放弃或自行处分自己的权力及职责,如需委托他人则必须具有明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233.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从其所处的环境中来把握。治安行政管理行为,是公安机关所承担的刑事侦查、交通管理、治安管理三大业务中的治安管理职能中,为了实现治安行政管理目标而 必追责,是法治的根本要求。对违法行为追究责任,也是确保行政权力得到公正行使的必要保障。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活动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宪法责任、国家赔偿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872.html -
了解详情
施舍得到食物时行劫或偷窃,那么,该人完全可以获得宽恕, 因为任何法律不能约束一个人放弃自我保全。可见,期待可能性思想来源于刑法的人道主义思想。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法律 能期待选择适法行为的行为人,不以犯罪论处,不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期待可能性低的行为人,追究较轻的刑事责任,这种非犯罪化或非刑罚化、轻刑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931.html -
了解详情
说明巨额财产来源合法这一行为的性质。辩护权和证明责任最大的区别在于,辩护权可以放弃,而司法机关不能从行为人放弃辩护权这一行为推断出行为人有罪的结论。举证 ,在此模式下,财产申报制度不仅提供赖以遵守的行为模式,而且规定了相应的刑事法律后果,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我国台湾地区即采用此种模式。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123.html -
了解详情
一部法律的主要理由。如果程序法没有宣告无效,不得不依赖于实体法追究刑事责任,程序法就丧失了成为法律的独立品格。没有宣告无效,刑诉法的条文就只是政策而不是法律 程序除外。简易程序的前提是被告人认罪,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也就意味着他放弃了无罪辩护。简易程序的案件有一点引入了民事诉讼的理念,围绕有争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212.html -
了解详情
内部的多元调控机制中把启动刑罚权作为最后的手段,而不是在刑法一开始介人刑事法律关系时就启动刑罚权,反而是尽量采用比如非犯罪化、非刑罚措施和刑事和解、 是在立法层面上限制刑法介入的范围,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司法层面上刑法可以随意放弃追究刑事责任的义务[28]。有论者认为,许霆案的前后两次判决之所以会出现两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373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