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入地理解法治,我们还要解剖法治概念的思想深层结构。当我们把法治与人治对立起来的时候,我们强调的只是法治的政治功能。这种法治的含义,与其说是概念上 关于法治热点命题的点评 通过以上对法治在中国传统语境下的分析,我们可以做出一些总结,并对当代我国关于法治的若干命题予以简要的评论。 1,中国古代法制史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381.html -
了解详情
1998年前后,日本民法学者以及法制史学者为纪念民法典实施100周年,对这段历史进行全面总结所撰写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其数量之大可谓浩如烟海。其中仅从以专门为 高涨。这种反对运动在民众的层次上,意味着西洋文化与日本文化之间的冲突;在思想、政治运动的层次上,又表现出一种具有国萃主义、反动主义性的色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34.html -
了解详情
兴衰更重大的事情了,而言“治”似乎又总是与国家之兴亡相关联。司马谈总结六家之要旨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 很少。”“而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于“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因为我们对它的重要性估计不足,以后很快转入社会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01.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把改革后的人民法院审判审判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定位在“总结审判工作经验、审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法律适用上”。而我国民事诉讼法 迁就法官的现状,由那些业务水平或伦理水准都不见得比法官高明、仅仅多一些“政治敏感性”的审判委员会委员们来承担法官的职权和责任。[9]我国各地法院在实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83.html -
了解详情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强大的优势和力量,由此,立法实证论在自然法思想那里也获得了再生。[⑦]这些理论成就在实践中的早期体现就是1756年到1794年 了法官的素质。法典化立法则不同:通过政治的强制力将法典颁行全国,该法典或许就是为了“改天换地”的革命新秩序;或许总结了一些既有的习俗和规范;或许将一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83.html -
了解详情
的观点。 一、一部权利法案-中国民法典制定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受制于思想和认识上的局限性,国家废除了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建立将要实行民主和赋予 的趋于一致性观点的归纳。 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争论,但是在我们总结主流观点和从立法实际上来看,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某些观点经过争论和立法实践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65.html -
了解详情
处于相对落后的工场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与封建主阶级的矛盾虽然是主要矛盾,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思想上尚未成熟。从整个阶级力量对比关系来看,封建势力也远远大于资产阶级的 自然生长出来的,而后者则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基于行政权运行的需要而总结和概括出来的。由此,行政法在大陆法系国家形成了行政法、自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03.html -
了解详情
;三是借助法律所特有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强制性,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5]在总结我国法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党顺应形势的发展及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机关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用于指导自己的执法行为。我国政法机关一向重视思想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1998年,全国政法系统开展为期一年的集中教育整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30.html -
了解详情
法制,促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客观要求和历史必然。 其次,新刑法是在总结刑法实施以来的经验、大胆借鉴国外刑事立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的国情 :将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定名为反革命罪,使整个刑法典具有极强的政治色彩;受宁左勿右思想的影响,不仅不明文规定罪刑法定原则,反而规定了类推制度,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5.html -
了解详情
陷入中国传统政治那种在中央集权制与区域寡头制之间来回摆荡的历史循环。联邦党人的建国思想之所以特别值得我们重视,正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乃是在深刻总结以 。但自从1911年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以来,我们不但至今尚未能奠定一个长治久安的政治体制,而且事实上尚未对中国这一巨型国家如何可能“共和〃,没有君主如何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