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协议,立法应当承认并给予保障。 (6)合意确定争点。现代民事诉讼程序中通常有一个审前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法官要在当事人参与下,整理 作出统一的安排。惟有如此,看起来背道而驰的两种改革理路才能相安无事并且相辅相成。 第二是民事诉讼基本保障的国际化问题。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人们认识到,为了维护交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73.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众多讨说法的秋菊的出现,对于我们法治国家的建立,实在是善莫大焉。民事诉讼一方面需要具备处理大规模且复杂的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又需要处理零星细小的 审案件。但是,如果存在诉讼程序严重违法的情况,可以例外地允许当事人提出上诉,是否受理由第二审法院裁定。如果第二审法院认为上诉明显没有理由或上诉成本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49.html -
了解详情
改革向更深层次和更广层面拓展,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开始不仅关注对民事诉讼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而且关注对民事诉讼各项具体制度的研究,其中对审限延长制度 审程序审理的,适用一审审限延长制度的规定,再审案件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适用二审审限延长制度的规定。 4.关于违反审限延长制度的法律后果。即法官拖延办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4.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以法律救济的重要途径。1991年我国在对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增加了当事人申请再审制度,尽管规定不尽完善,但这一程序的确立使得这一为当今世界多数国家规定的 裁判的权威与安定性等一系列诉讼价值的实现。因此,基于再审程序作为特别救济程序的特殊性,不应再将其区分为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而应将其统一为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25.html -
了解详情
的若干规定》及有关司法解释,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则。第二条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能够依照法定规则证明和确定案件事实的根据。第三 当事人没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应当认定其证明力。第八十二条 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自行调查收集的证据,包括调查材料、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勘验实物或现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92.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日益缩小,而且在诉答程序、上诉审程序中口头原则的贯彻也呈现出松动的迹象。在大陆法系国家,出于提高诉讼效率的考虑,在民事诉讼中也出现了放宽书面 的存在使证据规则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可以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26] 第二,在某些案件中,真相本身对做出正确判决的意义被淡化。福利国家的出现促进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72.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可以界定新的证据的含义及其特点。新的证据的排除和认同要根据不同的审理程序和情形来进行。一方当事人提出新的证据 到的证据等情形。[5] 第二,二审程序中对于新的证据的认同。根据上述条款的规定,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也包括两种情形。 一是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66.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可以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关系是互为目的、互为手段。 第二,民事诉讼程序的独立价值乃民事诉讼法律责任制度设立之必然选择。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程序 审判期限、漏审诉讼请求、庭审走过场、普通程序案件未经合法传唤而缺席判决等等。因此,处于轴心地位的《民事诉讼法》应对他们所应承担的民事诉讼法律责任加以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5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没有规定,因此不能按照第一审。第二审程序中关于律师参加诉讼的有关规定办理。但根据现在的形势,死刑复核程序应有律师的参与,而且这种参与还应当是 的赔偿责任,满足被害人物质赔偿方面的要求。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的,应当保障被害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乃至对被害人进行国家补偿。 四 死刑复核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14.html -
了解详情
保全问题、先予执行等民事诉讼基础规则课题进行了积极的研讨;对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上诉程序、特别程序与再审程序等民事审判程序规则进行了系统的 研究成就。第二,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应当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经验,就是要求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应当全面考察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所设计的民事诉讼程序规则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