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学者坚持认为国家赔偿本身就是民事赔偿。但是, 笔者认为,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现行立法来看, 很难再把国家赔偿纳入民事赔偿范畴, 因为,《国家赔偿法》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的规定, 当然负有保密的义务, 但一般不涉及承担民事责任问题。但对于泄露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行为, 则有可能依法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35.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规定的互相协助、互相照顾、互相告知、互相诚实、互相保密等义务的行为。只有当缔约人一方有上述行为时,才有可能承担缔约过失责任。2、该违反法定附随 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合同法》的这一规定,标志着在我国正式建立了缔约过失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35.html -
了解详情
走弯路或者出笑话。还要请大家注意: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二部分第七节中,“商业秘密”这个概念并不存在,它被表述为“未曾披露过的信息 -信息的被收集人。这样,一部分原属于公有的或属于靠保密来保持价值的信息,处于新的专门法保护之下了。而这种保护的目的,却不在于维护信息所有人的专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37.html -
了解详情
因特网的倡导者和控制者,美国可以通过因特网来掌握其他国家的机密、商业秘密和用户的隐私,以达到控制其他国家的目的,所以它反对采用立法规范模式。欧盟网络业发展慢 不应随意泄露个人数据;其次,消费者应自行采取技术保密手段;第三,消费者应了解网站收集使用个人数据的目的、用途等。 第五,完善技术保障体系。“解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53.html -
了解详情
,美国学者施瓦茨曾叙述了“具有重大价值的新型财产”。“这些财产包括商业信誉、商标、商业秘密、著作权、经营利益特许权以及公平的便利权。”〔32 〕上述权利主要是知识 名声、特权、商标、牌记、专利权、版权、法律保障的或者保密的特别方法的专用权、特殊原料来源的独家控制,这一切给他们的所有人一种造成级差利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83.html -
了解详情
的群体内,此类文化知识是共同掌握、共同拥有的,且大多与群体的生活自然相伴,没有刻意的保密制度或措施。但信息的公开和公有并不等于每一个群体的成员 表达(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可以采用版权和邻接权以及商业秘密制度解决其保护问题,遗传资源和狭义的传统知识往往与专利、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发生交叉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730.html -
了解详情
如寻求开示的信息为商业秘密,或公开开示信息将导致损害或纠纷,法院可签发保护性命令,或指令仅由单方当事人参加听审。 7.证据规则。任何非保密特权的事实和信息,只要与 的证据知悉所作的意译;五是发现,如见沈达明:比较民事诉讼初论》(上),北京,中信出版社,1991年,第90页;六是事证开示,如陈石狮等,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15.html -
了解详情
收集。秘密和隐私一般都不为社会公众所知悉,并且范围越小越好,尤其是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都涉及到一定的经济利益,法官依职权收集证据,不仅保证了秘密的安全 组织上而言,都是从国家利益出发;从保密的角度而言,有利于使案件的秘密限制在一定范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从当事人的心理而言,能及时使情绪得到稳定,不易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93.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产生迷惘、威胁、压迫和不必要的负担及费用。商业秘密不能成为当事人拒绝证据交换的理由,但当事人可以商业秘密为由请求法院签发保护令(protective order 诉讼有必要重新构建证据交换制度。重新构建证据交换制度应注意如下十个方面的问题: 1、证据交换制度宜在庭审前设置一个审前准备程序实施。基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25.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有拒绝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权利;有权按照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提供证据的权利;有权要求对自己姓名在侦查起诉阶段予以保密的权利;有权按照 资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公诉机关或辩护人、被告人,并说明理由。 3、对于审查符合的证人,人民法院发出传唤通知书,传唤证人出庭,通知书在开庭三日前送达到证人,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