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杀人、伤害故意的,部分成员或某一人致对方重伤或死亡的,应坚持罪责自负原则,由具体实施者承担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对其他人员定本罪[14]。 2 属于牵连犯定一罪是否明显违背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如明显违背则可以定数罪。 【注释与参考文献】 [1]邵维国.论聚众犯罪[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2378.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对此种情形中的共谋共同正犯进行的评价是不合理的,其既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也难以通过为犯罪人架设一座后退的黄金桥的方式来达到分化、 [16]同前注[15],第423页。 [17]同前注[2]。 [18]参见金泽刚:《论共犯关系之脱离》,《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 [19]参见章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058.html -
了解详情
主导地位的自然主义哲学(Naturalismus)。早先在不作为犯因果关系方面采取的准因果关系论主张,如果行为人实施相应的作为可以避免损害后果发生,那么行为人不作为与损害 一概可为先行行为的观点与区分的观点。区分的观点认为,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先行行为是否可为犯罪行为,应以行为人所放任发生的危害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2813.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也就相应越轻。[5](p194) 2.认罪态度法定化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根据罪刑法定的要求,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刑罚的情节。美国联邦《量刑指南》第3章E部分1节1条规定,凡有下列承认罪责表现之一者,可以减轻刑罚:(2)在宣判有罪之前自动支付赔偿;(3)自动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554.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也就相应越轻。[5](p194) 2.认罪态度法定化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根据罪刑法定的要求,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刑罚的情节。美国联邦《量刑指南》第3章E部分1节1条规定,凡有下列承认罪责表现之一者,可以减轻刑罚:(2)在宣判有罪之前自动支付赔偿;(3)自动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534.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本罪的一般特征可以做出合理的扩张解释,也应考虑刑法的谦抑性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对于没有达到犯罪的严重程度的,应按照有关行政法处理。从这个意义上讲 丁健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3页。 [10]赵秉志、陈志军:《论越权刑法解释》,《法学家》2004年第2期。 [11]刑法第225条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457.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本罪的一般特征可以做出合理的扩张解释,也应考虑刑法的谦抑性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对于没有达到犯罪的严重程度的,应按照有关行政法处理。从这个意义上讲 、违法性意识必要说和自然犯与法定犯区别说等。参见刘明祥:《刑法中错误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216页。 (21)根据《行政许可法》第14条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449.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即罪刑均衡原则)的规定要求无论在刑事立法,还是刑事司法过程中, 《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2期,第10页。 [7][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2页。 [8]关注家庭暴力系列-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40.html -
了解详情
即古典学派)应运而生;它以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为理论根据,倡导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以及刑法人道原则,以行为为中心确立其理论框架, 明楷.外国刑法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7}高铭暄.中国刑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8}{日}大塚仁.刑法概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35.html -
了解详情
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打击犯罪,震慑不法分子,也与我们强调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相违背。我们发现,《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中加大了对纠集 ].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4}王文生,徐岱.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态势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6). {5}王孝江.寻衅滋事罪研究[D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1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