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之诉中,第三人如果要提起诉讼,就要对债务人的主观过错进行举证;而在契约之诉中,第三人无须负主观过错的举证责任。其四,就损害赔偿的范围而言, 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注释: [1] 申黎 尹志君:《试论引进附保护第三人作用之契约理论的必要性》,载《当代法学》2002年第4期。 [2] 梁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17.html -
了解详情
侵害的行为,受害者所负担的举证责任亦较为宽松,例如无须证明加害者在主观方面的故意或过失。 有必要探讨一下在中国民法中独具特色的赔礼道歉。我国《民法通则》第 [19]参见王利明:《试论我国民法典体系》,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1期。 [20]苏永钦:《民事立法与公私法的接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43.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法领域的侵害债权案件,公司人格否认是具有侵权性质的民事责任10,应按债权关系的法律性质来确定案由。在诉讼中,如果原告起诉遗漏股东被告,司法机关可视情况 的规定或另有规定,但对一人公司与股东财产混同的事实,则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股东承担财产不混同的举证责任。 六、结语 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886.html -
了解详情
人物的隐私);对第三人具有保护效力的合同与信赖责任,载《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卷(在交易中,无合同义务未必即可自由行为,信赖亦可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7页。 [110]孙诗锦等:试论中世纪天主教会高利贷观念的嬗变,载《学术研究》2007年第6期。 [111]前引伯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132.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在法定期限内没有履行职权时,其应当有自行起诉的救济权利,但其举证责任与其到检察机关申请提起诉讼要严格一些。英美法系国家采取前置审查起诉模式,即 在庭审中和原告角色类似,如同刑事公诉一样,民事与行政公诉仍然要服从传统民事和行政诉讼的规律。检察机关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尽可能当事人化,但是由于检察机关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269.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权的办法。但由于两种请求权的性质不同,其行使的效果和难度是不同的。 第一,行使知识产权请求权的举证责任轻,权利人行使权利更加容易。知识产权侵权属于 立法例 (一) 美国 美国除了以侵权损害赔偿来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之外,还将民事诉讼中的临时性和永久性禁令运用到知识产权侵权上,作为停止侵害等请求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58.html -
了解详情
)。表面上看来,物权人可直接为救济行为,而债权人则需辗转请求。但实际上,针对物权法定下的债权,民事诉讼法中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足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主张物权请求权,则既无需证明对方有过错,也不必举证存在损失,而我国违约责任的承担限度其实是以实际损失为参照的(《合同法》第113、114条),此时物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031.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一旦出现错判,法院可以将错误归结为当事人举证不足,将自己置身事外。将举证责任向当事人转移,必须配套地将查证的手段向当事人转移,而在这一方面,法院迟迟 操作。以我国现状而论,虽然国家已经供养了惊人的司法官员,但由于案件负担直线上升等原因,法官仍不堪重负,导致简易程序不仅在民事诉讼中,而且在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00.html -
了解详情
询问笔录虽是被保险人在诉讼外的自认,但可以免去保险公司的举证责任;也有法官认为,询问笔录应是法定证据中的当事人陈述,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 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 [12]樊启荣:《保险契约告知义务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8页。 [13]江朝国:《保险法论文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03.html -
了解详情
询问笔录虽是被保险人在诉讼外的自认,但可以免去保险公司的举证责任;也有法官认为,询问笔录应是法定证据中的当事人陈述,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 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 [12]樊启荣:《保险契约告知义务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8页。 [13]江朝国:《保险法论文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3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