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和攻击、防御方法列于书状中。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当事人在法庭上所使用的证据必须事先告知对方当事人,如果在法庭上提出事先没有提出的证据就产生失权效力,即法官根据情况不采纳证据。为了加快程序,法院对被告的陈述和原告的答复都限定了时间,如果一方违反期限递交书状,法院还可以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46.html -
了解详情
不存在的举证责任,而由对权利主张异议的对方负担举证责任”[27].“只要权利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表明佐证其权利主张的重要证据被对方控制,则应由相对方承担举证责任,若 ,则不能因其行为对其课以不利后果。因此,在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应当明确当事人负有对证据方法提出的一般义务,各方均有义务协同促进民事诉讼程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43.html -
了解详情
教材和论著多为类似表述。《民事诉讼法》第64条也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该学说认为,从总体上看,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 举证责任是指法院对一定事实是否存在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应由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第三,双重含义说。此学说认为,举证责任既包括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62.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义务,那么如果下级法院应指导举证而未指导时,上级人民法院能否以原判决的程序严重违法,以致可能影响正确裁判为由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呢?国内有学者 极易损害程序公正,因为法官提示一方当事人提出主张和证据,无论其初衷多么公正,也无论该当事人是否处于弱势,结果总是意味着对单方的援助,从而引起人们对法官中立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84.html -
了解详情
据此判断先行履行债务方当事人提出的不安抗辩请求权为不成立,并判决不适用合同法第68条。另外,如果法官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提供证据和口头辩论的状况,不能对 ,①当质量标准之事实处于真伪不明时,法院并不是将证明责任分配给主张合同权利成立的一方当事人承担,而是依利益衡量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通常标准或合同目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07.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及成因,据此认为民事诉讼法相关制度改革适其时。文章重点对保障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制度重构进行了构想,具体构想是:确立诉讼请求恒定制度;确立答辩失权制度; 终结以后提出的证据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发生特殊事由时,当事人可以在法庭辩论开始前提出新证据,法庭辩论开始后不得提出任何证据。(2)一方当事人在准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65.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是,当法庭已经展示了对对方当事人有利的专家证据的情况下,应当允许当事人提出与之不同的专家证据的申请。对当事人提出的专家证人申请,除无正当理由之外 证明。因此,专家证人是受委托为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主张和请求作证,证明当事人的主张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使法官确信其主张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或者确信对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00.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欠缺要件,这种事实称为单纯的“条件”-双方当事人分担证明责任的方式与特别要件说一样,主张一方仅承担证明“原因”的责任。 罗森贝克提出的规范说是依据实体法律规范 《民事诉讼法》中所谓的对“证明责任”的分配体现在第64条第1款:“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从证明责任的实质概念出发,这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4.html -
了解详情
相比,负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在诉讼中显然处于不利的地位。当作为裁判基础的案件事实发生争议时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要想摆脱败诉的厄运,就必须提供证据证明这一事实 美法所谓“超出合理怀疑范围”;就民事而言,则只要考虑举证人所提出的证据已达到比他方所提出的证据更为优越的程度即可。〔4〕(P245)加藤教授的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83.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方则有进行防御的权利。例如,一方当事人提出主张时,另一方有反驳对方提出的主张的权利。一方提出证据证明时,另一方有提出反证的权利。不能只给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1页[3]张卫平:《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4]毕玉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