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对危险的预见,认为如果具有这种恐惧感的话,就有预见的可能性。因此,二审法院撤消了原判,发回重审。一审法院经过重审认为,预见的可能性并不是不要求必须预见 ,而是,虽然不能特定会发生什么事,但是,只要有不能绝对排除的危险和不可忽视的恐惧感就够了。因此,一审法院认定制造科长有罪,同时认定厂长与事件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13.html -
了解详情
委托给政府行使后,形成了一系列的政府公权,如环境审批权、命令权、许可权、禁止权、撤消权等,而公民为了监督政府,确保政府按照公众的利益行使这些权利,因而派生出另外 ,这是由人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与环境权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环境的整体不可分性,正是人类的环境权就是指向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利益的,环境权是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45.html -
了解详情
的附属法律后果,都禁止类推。对于刑法总则规定的免责根据、排除刑罚的根据和撤消刑罚的根据,不得超过原文文字界限加以限制,也不得将客观刑事可罚性的条件加以扩展 和国际刑法学界,都得到了很大的重视。按照弗莱彻先生的观点,在刑法中不可回避的概念至少有十二对。 这就是:实体和程序,刑罚和处遇,主体和客体,人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10.html -
了解详情
的损害,进而走到守法的道路上来。当然,各国在所缓刑罚的种类、缓刑的条件和撤消缓刑的宽严上,颇有差异,但各国刑法都实行缓刑并有逐渐扩大其适用范围的趋势 难设想非刑罚化的处理措施完全取代刑罚的作用,对某些罪特别是对重罪,刑罚的作用还是不可低估的。在这个意义上,现阶段刑事责任应由多元化的方法实现,轻轻重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44.html -
了解详情
缺席判决的申请,并且通过延期给予原告消除瑕疵和获取必要证明的机会。如果相反,涉及不可消除的瑕疵,则不可能作出实体判决,并且必须通过诉讼判决视诉不合法而将之 。在上诉审中,上诉法院认为赔偿数额过多,而且没有给予被告听审的通知,因此撤消了损害赔偿的判决,发回重审{30}21 3.缺席判决只适用于被告,而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40.html -
了解详情
的交付与过户登记行为,其后果是引起房屋所有权的转移。这两个环节的行为却一不可。债权行为是物权行为的前提和基础,物权行为是债权行为的要求和后果。需要说明的 两条司法解释所规定的惩罚性赔偿,分别是以合同不能履行或被认定为无效、被撤消或解除为前提的。因此笔者认为,《商品房司法解释》的依据并非《消法》。不过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795.html -
了解详情
,在解决一些跨区域、跨部门、人数多、矛盾大的民事纠纷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建立了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员制度。部分地区区委政法委联合区法院、 3.加强信息沟通与反馈。法院对于涉及人民调解协议书的案件,无论是确认还是判决变更、撤消或被确认无效,都要及时将审理信息反馈给司法行政部门及基层民调组织,以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82.html -
了解详情
听证程序限于对当事人不利的行政行为中,如日本《行政程序法》规定正式听证程序仅限于撤消许认可、直接剥夺相对人资格或地位、对董监事等做出解职这三种不利益处分 行为;对行政听证适用范围的标准作出界定并对排除事项作出规定是我国今后立法过程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笔者仅对这三项事项界定为排除适用事项,主要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906.html -
了解详情
真实,而不是形式真实;在诉讼理论上它是一种可推翻的推定,而不是不可推翻的推定。 第三、无罪推定是现代刑事诉讼中处理疑案的一个基本法则。在 条规定了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案件应达到的要求(证明要求):犯罪事实清楚、充分(撤消案件除外);第141条规定的是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案件的证明要求:认为犯罪嫌疑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61.html -
了解详情
迎合当事人的不懂物权法,这个是明显的本末倒置、舍本求末。按照这么解释,非把物权法搞乱不可。而且我要特别提醒解释起草者的是,上述解释条款,从目前来讲似乎是在趋附对 教育义务之日起一年内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赠予,否则该丈夫对该赠予的撤消权因过了法定除斥期间而归于消灭。如果所附义务是一般性违法(如赠予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0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