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诉没有作出规定。审判实践中,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再审程序是民事程序的一个阶段,应当贯彻私法自治原则,只要当事人自愿申请撤诉,法院就应予 达到了。所以,只要当事人处分自己的权利不违反法律规定,即使检察院不撤回抗诉,人民法院也可以在审查撤诉申请后裁定终结再审程序。 【参考文献】 1、江伟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59.html -
了解详情
内部人员配备及分工极不合理。法官所占比例太大,辅助人员过少,法官承担了许多司法辅助性工作。鉴于这一现状并为减少改革的阻力,笔者认为,可对多余的 规定,对于诉讼中达成的调解协议,唯有在协议违法或违反自愿原则的情况下方可通过再审程序予以撤销。笔者以为,这一原则完全可以适用于民间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 综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882.html -
了解详情
地位的不平等。[4]第二种观点认为,检察机关抗诉监督在现阶段不仅不能取消,而且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这一制度,使之在程序上更合理,更具有实效性。因为检察 ,改革审级制度(即有原则意义的案件和重大案件实行三审终审) ,严格控制再审程序的发动,提高法官素质应成为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99.html -
了解详情
时候,也只能作为启动再审程序的一种途径,在法庭上宣读抗诉书、发表抗诉意见,至于抗诉理由是否成立仍然必须接受法院的审理和裁判。检察机关本身不是审判者,不应 裁定的抗诉权进行限制,并规定对检察机关对破产、执行程序中的有关裁定提出抗诉的,法院不予受理。我们认为,检察机关的抗诉权行使范围由作为被监督者的法院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81.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上述学说和立法建议对于新时效的起算点虽有不同认识,但都认为在起诉后的诉讼程序中诉讼时效制度应继续适用,而依《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司法实践中诉讼 终结前,继续中断。[14]我国《民法通则》第140 条所采取的中断时起重新计算的不合理前已述及,我国两部学者建议稿也摒弃了《民法通则》第140 条的做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80.html -
了解详情
在以前的刑事诉讼文书样式中没有这句话,因为当时有人认为发回重审的裁定案件,一审作出重新判决后当事人还会上诉,还应当继续审理,因此不宜写“本裁定 程序要复杂的多,当事人的申诉不必然进入再审程序,进入再审程序只有两种情况: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或人民法院作出决定。进入审判监督程序,由于可以对案件重新作出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7.html -
了解详情
在以前的刑事诉讼文书样式中没有这句话,因为当时有人认为发回重审的裁定案件,一审作出重新判决后当事人还会上诉,还应当继续审理,因此不宜写“本裁定 程序要复杂的多,当事人的申诉不必然进入再审程序,进入再审程序只有两种情况: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或人民法院作出决定。进入审判监督程序,由于可以对案件重新作出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2.html -
了解详情
。经过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右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径行判决、裁定。”对于此规定,理论界认为我国上诉审以开庭审理为原则,以书面 规范,该诉讼制度的设置即要体现出程序公正,又要是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改革应当从制度着手,修改现行民诉法,将其不合理的制度摒弃,引进公正、高效的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74.html -
了解详情
。经过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右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径行判决、裁定。”对于此规定,理论界认为我国上诉审以开庭审理为原则,以书面 规范,该诉讼制度的设置即要体现出程序公正,又要是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改革应当从制度着手,修改现行民诉法,将其不合理的制度摒弃,引进公正、高效的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06.html -
了解详情
救济的案件被法院拘之门外或被法院裁判驳回;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不够明确、合理;司法鉴定和其他鉴定较为混乱;法官与一方当事人单独接触乃至于偏向于一方当事人的现象 民事诉讼法对再审程序施加的限制较少,因此实践中对案件进行再审的情况极为普遍,从而导致既判力制度难以真正形成,此点已如前述。所以,笔者认为,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