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刑事诉讼法赋予了检察机关对犯罪情节轻微案件的相对不起诉决定权,但在最高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及一些地方规定中却设置了许多繁琐的制约机制(如检委会决定、上级院 不起诉的适用实践中,侦、检、审三者的关系与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基本原则相去甚远,相对不起诉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33.html -
了解详情
对犯罪情节较轻的其他参加人员要依法从轻、减轻处罚。 要主动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切实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严禁刑讯逼供, 帮嫌疑人干的活都算是强迫交易得来的。可是,这几个嫌疑人就是几个农民工,他们分工,由某人接活,接到工程后他们自己当工人干活,最后给某家业主干完活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5865.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会组成陪审团参与审判。在有陪审团参加的审判中,法官和陪审团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陪审团决定事实问题,负责对事实的认定,法官负责法律问题,决定法律的适用。 ,如果不得不借用比例来说明的话,应是80%:20%。这一标准低于刑事诉讼中的排除合理怀疑标准,高于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 [19]美国证据法中有大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9.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会组成陪审团参与审判。在有陪审团参加的审判中,法官和陪审团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陪审团决定事实问题,负责对事实的认定,法官负责法律问题,决定法律的适用。 标准,如果不得不借用比例来说明的话,应是80%:20%。这一标准低于刑事诉讼中的排除合理怀疑标准,高于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 美国证据法中有大量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64.html -
了解详情
。 观点一:既重协作配合又重相互监督制约 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制约,互相配合,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诉讼监督制约不力的现状。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切实转变公检法三机关之间讲配合多、讲监督少,内部监督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状况,既要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180.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或者难以发现犯罪的人,因此,除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外,向犯罪的人通报侦查或追捕的动静、向犯罪的人提供化装的用具等等,也属于帮助其逃匿的行为。 证人、鉴定人、记录人与翻译人。(2)本罪发生的时间没有限制;而伪证罪必须发生在刑事诉讼中。(3)本罪是通过使犯罪人逃匿或者采取其他庇护方法,使其逃避刑事制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668.html -
了解详情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一是设立专业的少年警察、少年检察官和少年法庭。目前在许多公检法机关对未成年人案件没有形成专人办理制度,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和成年人案件时基本没有分工。 立法予以明确,做到有法可依。二是积极探讨并推行暂缓起诉制度。暂缓起诉是指侦查终结移送起诉时,对该起诉但又具有某些可宽宥的特殊情节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032.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上明确规定:实施刑事诉讼程序的官员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应当对被告人有利和不利的情况一并予以关注;不偏袒地公正地采取行动,特别是要全面地侦查事实真相,不得单纯 而论,它与作为司法官主要角色的法官原无二致,所不同的,乃是二者之间的分工而已。法官职司审判,检察官职司监督,这就是它们的分别。它们的共同上司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05.html -
了解详情
三方诉讼结构的失衡,但这种情况并非公益诉讼所独有,在检察机关参与的所有诉讼中,均会产生此种局面,比如刑事诉讼、民事抗诉等。既然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身份 将职责内的事项通过司法解决,一方面是对行政执法的弱化,混淆机关之间的职能分工,另一方面亦是将行政机关应当承担的职能转嫁给法院,加重司法负担,浪费司法资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477.html -
了解详情
一新的创制(指检察官)才能在人民眼中获得最好的支持。[2]况且,我国侦查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强势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3]因此,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 案件质量和维护社会稳定确实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项刑事诉讼原则,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这项原则勾画出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