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若干规定》第15条规定:法院可依照职权调查收集证据。这实际上明确赋予法官对实体问题的预决,影响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行使,意味着法官同时扮演证据收集者 ,充分发挥当事人的积极性,使质证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体现。六、质证中的重新鉴定和补充鉴定的条件(一)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不具备资质司法鉴定是否具有证明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76.html -
了解详情
的重要保证。如何准确认定刑事非法证据、非法证据是否可采和设立怎样的证据排除法则,是目前司法界和诉讼法学界争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实际司法工作中必须正视的 的根据采用,目的在于防止政府官员为取证而违反法律正当程序,侵犯刑事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后来,英美法系国家普遍采用了排除规则。大陆法系国家在对待非法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75.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关键和难点。山林确权行政案件中据以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书证、物证和勘验笔录,而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的证明力在山林确权行政案件证据中所处地位较低 适用的条款是不是与该项决定和所处理事项相一致,即引用的法律规范条款是否恰当。 五、关于是否适用调解问题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人民法律审理行政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33.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法院在缺席判决时,可以简化审判程序,但仍应按照对席判决时的辩论模式进行审理。开庭笔录仍应记载:(1)原告宣读起诉状(原告缺席时由法庭代宣); 未到庭,是否应当缺席判决?6.如果未出庭当事人在庭前递交了答辩状,是否可视其为进行了答辩?对以上问题我国的缺席判决制度在法律实用上都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06.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注意遵循完整、规范的鉴定程序。 (1)鉴定的启动案件是否需要进行鉴定,应根据案情需要和当事人的申请来确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法院征询对方当事人的 。目前仅是采取由审判人员告知,诉讼参与人承诺,并记入庭审笔录的方式,今后可以尝试借鉴证人具结书的形式,由诉讼参与人具结保证承担保密义务,将更具有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531.html -
了解详情
,而这种书面证言或笔录均是证人在法庭外所作的一种陈述,因此法庭是很难审查其与客观事实是否一致,亦剥夺了当事人与证人对质的权利。 证人不出庭作证 一事不如少一事,因而不愿出庭作证,尤其不愿出庭直接面对双方当事人而提供有利于其中一方当事人的证言。特别是在一些贪污贿赂案中,证人大都与被告人有上下级关系或业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579.html -
了解详情
并加盖单位公章等,凡证据形式不合法的,即丧失可采性。 证据调取方式的合法性的审查要对取证主体资格及证据取得的方式是否合法进行审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陈述而无相关证据佐证,对方当事人不认可的,对该当事人的陈述的证明力不予认定。 3、对合法取得的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勘验笔录、鉴定结论,一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12.html -
了解详情
人证、物证和书证,也可以是录音、录像资料,也可以是法定部门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也可以是当事人的陈述,这就是《民事诉讼法》第63条所规定的7种 ,因为他没有举证任何证据支持其反驳主张,他甚至根本没提出任何反驳主张。 那被告的反驳主张不成立,是否意味着原告的诉讼主张就必然成立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637.html -
了解详情
调查的材料不能作为有效证据使用。当然,这里仅指调查权,当事人基于法律规定享有其他收集提供证据的权利和义务。 (2)审查证据取得的方式是否合法。首先,证据取得的方式必须 法律工作者证,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调查一般应由两人进行,并制笔录。调查笔录经被调查人核对无误后,由调查人、记录入、被调查人签字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96.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公正的实现。此外,证据交换一般不是由主审法官主持,可有效地将主审法官阻隔于审前程序之外,预防其先入为主,确保主审法官和合议庭成员以中立者的 的照片和相关文书、当事人的陈述材料、鉴定结论、书面证人证言,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等。至于视听资料,如果有条件,也应该成为可以交换的证据形式。 是否所有的证据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