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的证明标准及其弊端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9条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 收集证据予以排除,若排除不了则应视情况不予立案,或撤销案件,或重新侦查。因此,运用证伪思维完善侦查终结的证明标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侦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73.html -
了解详情
为优原则为补充原则。先理为优原则简称先理原则, 是指当不同地域的刑事管辖权同时出现, 按照前述原则不能判断由哪一地域行使刑事管辖权更为适宜 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并由法院受理后, 发现犯罪结果最严重地或犯罪地非本地域时, 是否应该移交管辖权。笔者认为, 不必移交, 理由在于, 既然该地已经立案侦查并受理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741.html -
了解详情
立案工作的至少还有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因此,司法应是专指专门机关运用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限,依照法定程序,所从事的案件的立案、侦查、调查、起诉和 哪位法官想要维持正义,则要么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要么作好思想准备去等待调动或者长期的原地踏步。长此以往,可想而知,能否让社会公众从心目中培养出对司法理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86.html -
了解详情
归案的,仍应视为自动归案。投案对象。 《解释》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既可以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也可以是犯罪嫌疑人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 积极的反抗行为,甚至逃离现场,司法机关将采取进一步的控制措施。 其后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3条的规定,对其予以刑事立案侦查。如果,犯罪嫌疑人主动交代犯罪事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12.html -
了解详情
某、张某、联防队员李某在侦查案件中,对嫌疑人刑讯逼供致重伤。案发后,检察机关以刑讯逼供罪对王某、黄某、张某立案侦查,以伤害罪对李某立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就规定:县(市辖区)直属以上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保卫处、科,在公安机关指导下,可以依法进行现场勘查、询问证人、讯问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280.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的申请者和程序性裁判的启动者,类似行政诉讼中作为控告者的原告。原告启动立案程序,要求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包括案件情况和可以证明存在行政争议的 目前的警力配置和装备技术还不可能达到;我国尚未建立被告人定期体检制度,要求侦查人员证明没有实施诸如刑讯逼供致人受伤或伤害非警方所为等行为,且达到排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05.html -
了解详情
畅通息诉渠道 处理涉法上访问题是一项非常复杂和庞大的工程,必须要长抓不懈。检察机关能否发挥其法律监督的重要作用,为民做主,不在于具体为哪个公民或哪些 诉协作关系。这就加强了对刑事案件在公安阶段立案和撤案的监督和制约,对侦查过程中的强制措施及可能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侦查行为的控制与救济。加大对刑事案件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27.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被告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其中侦查机关和公诉人员就是他向证明主体。而法官却显然是一个自向证明主体,他只要自己明白就行, 某一案件没有进入审判阶段就终结了(比如立案被撤销,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等等),这是否说明在该案件中存在最终的证明标准判断主体?笔者以为,在这种情形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6.html -
了解详情
打击严重经济犯罪(如:我们某个市公安局的经侦支队,亲自侦办了一起涉嫌诈骗9000元的手机欠费、并且并不跨区县的案件-对此,依我看,就没有必要动你市 司法实践层面上,司法者当然也是社会危害性的判断主体:某种具体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是否需要立案侦查、批准逮捕、提起公诉、判处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69.html -
了解详情
也无须提起公诉,否则则是对被害人诉权的侵犯。被害人因某种原因而放弃告诉的,此时公诉机关能否提起公诉?我们认为公诉机关可以提起公诉,因被害人放弃告诉权也是 将由国家司法机关立案侦查,适用公诉程序。⑤3:本罪一律适用告诉才处理制度,即侵占犯罪是自诉案件,按我国刑事诉讼法理论,对于自诉案件,公安机关按其职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