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机关签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上。于是有人就认为。与公司做交易的第三人怎么可能连对方的营业执照都不看就与其签合同呢?如果他看了,怎能说他不 预期收益的情况下才遵守法律。如果是后者,那么就会产生一个不道德的结果:使公司的资源集中到最不道德的商人手中。所有这些则做出了这样一个假设:公司应对其经理和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13.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申请一样,单方申请人也要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第三,代理申请,即申请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申请人委托代理人向登记机关申请登记。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应当出具身分 ,必定与合同对方当事人就实体权利基础变动达成了合意。[56]其结果,就使得物权合意仅仅在实体法范畴中发挥作用,在物权程序法中则没有它们的位置,即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90.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是对方过错造成,也就是说必须有因果关系,如不是对方的原因造成的,即使有损失也不承担责任。(3)损害发生后,如果受害方没有积极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 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在出现“多因一果”的情况下,要按照它们对结果发生所起的作用的大小,分清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⑨只有如此,才能不致于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77.html -
了解详情
正义。法官裁判契约案例也必须按照契约约定的条款进行,至于当事人之间的利害关系,订立契约时是否一方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或对方的急需或缺乏经验,或者履行契约时的 案件时,如对于该待决案件法律未有规定,或者虽有规定但适用该规定所得的结果显然违反社会正义时,可直接适用诚实信用原则。”这种规定更加明确,但通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54.html -
了解详情
、对社会来说都不会达到合同论者所希望达到的最优化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法律的强行性规范就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通过法律设计,填补现实条件与理想 ,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两个理论都各有所取的地方,而且双方在争论时都未针对对方的理由进行反驳,而是各自抓住一个时间点,或者说各自抓住一个不同的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8.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法律行为的合同,其效果应当在意思表示中预设,而这种结果却不是意思的预设而是意料之外的,则当事人的意思可能在裁判中被否定了。这一问题令我们深思之处在于 则受领人就具有可归责性,他就必须接受以理性第三人所能够认清的对方的意思所发生的法律后果,除非受领人以错误为由撤销合同。拉伦茨指出:如果受领人对表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42.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特权。单方面的经济行政行为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地位不平等无需经过对方的同意即可发生效力。第二,经济管理机关在合同中特权的行使以社会公共利益之必需、且当事人的 不像民事合同那样随便。在经济行政命令中,相对人处于消极的被动地位,只负责执行而无须负责执行的结果,但在经济行政合同中,事先确定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72.html -
了解详情
统一将其置于债编在逻辑上不完善,他们认为这是由于立法者在债法现代化法案制定过程中仓促干预的结果。〔5〕但无论如何,原《一般交易条件法》的主要内容 费用而就此作罢,〔24〕因此UKlaG设计了一种机制以保护相对方的权益-赋予某些协会(如消费者协会)以诉权。UKlaG的第3条、第4条专门对这些协会的分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62.html -
了解详情
消费条款的效力,会导致将尚未订入合同的最低消费条款认定有效,从而使其约束合同当事人,这样可能会出现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结果。所以法律实践中,应避免越过对“最低 法》第307条第1项规定,一般交易条件中的规定,如违背诚实信用的要求,不合理地损害使用人的合同相对方的利益,则该规定不生效力。我国台湾《消费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09.html -
了解详情
防害和救济),并以前两项为一般标准。[9]它非常直接的以更为抽象的达到衡平公正结果这样的实质价值为标准进行分配,使这种理论给人一种“空中楼阁”的感觉 主张肯定事实者,后者主张消极或否定事实者不负证明责任,而由相对方承担,两者在实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对争点持肯定主张者应当承担证明责任,只是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