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同有关,如第一种观点将吊销、注销等概念等同于法人的终止,而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吊销、注销仅仅是法人终止程序的开始。那末,如何界定这些术语呢?我们会发现 很明显,后一种模式有助于我们准确的区分企业法人的不同存在状态,将行政管理的手段与民事主体资格的授予相区别,避免行政处罚的措施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不必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97.html -
了解详情
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或者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妨碍公平竞争。”这里,第三十一条是禁止行政强制买卖,它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第一款相似 程序,尤其应对“劝告”的程序明确化。 有国内学者指出,草拟稿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明确反垄断执法机关,只是笼统地提出一个“国务院反垄断主管机关”的概念,却没有规定这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27.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活动。执行是民事法律程序的最后阶段,在民事法律程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通过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强制拒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 的原因。主要体现为公民法律意识淡薄,伦理道德滑坡,不正之风盛行,行政干涉严重,舆论导向偏差,监督措施乏力,经济效益转差,等等。(二)从依法治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7.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责任体系具有指导意义。为了弄清民事责任与民事制裁的区别,有必要对制裁的概念作进一步推敲。制裁一词与惩罚、强制两个名词相关联。惩罚一词又与处罚一 ,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页43-50民事责任一节。)有学者把第3款理解为“强制措施”。(注:郑立、王作堂主编:《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69.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当然包含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任何人不得被强制转让其财产权的含义。但国家出于社会公益并经法定程序的征收应属例外。[7]中国现在的问题 物权制度。物权法草案第四章规定农地使用权。主要条文如下:第230条规定农地使用权的概念:“农地使用权,是指以种植、养殖、畜牧等农业目的,对国家或集体所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63.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责任体系具有指导意义。 为了弄清民事责任与民事制裁的区别,有必要对制裁的概念作进一步推敲。制裁一词与惩罚、强制两个名词相关联。惩罚一词又与处罚一 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页43-50民事责任一节。)有学者把第3款理解为“强制措施”。(注:郑立、王作堂主编:《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81.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责任体系具有指导意义。 为了弄清民事责任与民事制裁的区别,有必要对制裁的概念作进一步推敲。制裁一词与惩罚、强制两个名词相关联。惩罚一词又与处罚一 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页43-50民事责任一节。)有学者把第3款理解为“强制措施”。(注:郑立、王作堂主编:《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49.html -
了解详情
取得物权。而且,由于物权行为是一个道德中立的概念,一般不存在违反善良风俗无效的问题,其违法性的判断也要看法律规定的目的到底是要禁止负担行为还是处分行为。 他不是对对方当事人不满,而是对国家的处理不满,而只能申请复议,丧失了二审程序的救济机会,是非常不公平的,即使没收的处罚可以上诉,也混淆了行政诉讼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75.html -
了解详情
(P178-179) 内在理论采用“所有权本质蕴涵权利义务”的方法界定所有权。其认为法令限制及由此产生的义务应该纳入所有权的概念,所有权必蕴含义务,而只有如此定义才能 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符合法律的规定,并承担对限制的正当性的举证责任。 法律保留原则表明在一定意义上权利限制应是立法行为。一般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05.html -
了解详情
了行政司法两分法,又引进了公平观念并且强制这一观念的重要性。[6]进入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法院开始用程序公平的概念,取代自然公正原则。“过去那种行政行为 的程序要求;其次,与自然公正相比,程序公平是一个较为灵活、宽泛的概念,更适于保护个人在行政行为中的一般权利。对有些决定而言,即使不适用严格的自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