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行为人肇事致人伤亡或者造成财产损失较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尚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8713.html -
了解详情
界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自首是我国刑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刑罚制度,是我国惩办与宽大刑事政策在量刑方面的具体体现。交通肇事罪系过失犯罪,刑法从犯罪的主观恶性和客观 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从该规定可知,第一档法定刑适用于造成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95.html -
了解详情
界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自首是我国刑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刑罚制度,是我国惩办与宽大刑事政策在量刑方面的具体体现。交通肇事罪系过失犯罪,刑法从犯罪的主观恶性和客观 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从该规定可知,第一档法定刑适用于造成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18.html -
了解详情
货车,自己则坐在副驾驶的位置进行指导。之后,靳某便自行下车,留甘某一人在车内独自驾驶。就在甘某在该路段独自驾驶的时候,顾某驾驶的 可以将死亡赔偿金纳入判决赔偿的范围。本案中已经生效的刑事判决书并未认定被告构成交通肇事罪,而是过失致人死亡罪,因此不能适用死亡赔偿金。第二种观点认为,本案原告死亡赔偿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6904.html -
了解详情
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公诉机关认为,W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致一人重伤后逃逸,应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建议判处有期徒刑三到四年。W某辩称: 释〔2000〕33号)的规定,逃逸既可能影响量刑(肇事后逃逸、因逃逸致人死亡),也可能影响定罪(作为犯罪构成要件之一的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9075.html -
了解详情
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那么何谓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 》中“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指的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形,是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前提条件。如果行为人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356.html -
了解详情
厘清,以使现行刑法的规定更臻于完善。 一、致人重伤、死亡的规范性质 据我们统计,刑法分则中明确规定有致人重伤、致人死亡的条款达32处之多,分散于危害 主观上只有过失。这类规定有:刑法第133条犯交通肇事罪致人重伤、死亡;第234条第2款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死亡;第239条犯绑架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50.html -
了解详情
对待。 1.酒后驾驶肇事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这是最普遍、最常见的认定。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驾驶人酒后驾驶机动车辆而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或者驾驶人酒后驾驶机动车辆,肇事后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即时救治而残疾或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333.html -
了解详情
人在犯罪之后的心理状态和实际行动且主要是实际行动的刑法评价。自首制度是一种量刑制度,规定在刑法的总则部分,适用于刑法分则规定的各种犯罪,交通 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对于上述除驾驶员以外的其他责任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08.html -
了解详情
人在犯罪之后的心理状态和实际行动且主要是实际行动的刑法评价。自首制度是一种量刑制度,规定在刑法的总则部分,适用于刑法分则规定的各种犯罪,交通 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对于上述除驾驶员以外的其他责任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