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内容,主要包括收监,对罪犯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处理,监外执行,减刑,假释,释放和安置等方面。因此,在理论上同时并存着三个刑罚执行的概念 的角度分析:监狱刑罚执行法律关系是刑事法律关系,还是行政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法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之一。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414.html -
了解详情
刺激借以表达刑罚处分的严厉和严肃,嗣后视其改造表现逐步缓和处遇水平,直至以假释的形式重返社会,交付社区矫正。这样的刑罚执行逻辑和格局,应当是比较有益的 的要求却在不断地提升。在这样的情势下,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研究和开发刑罚资源,探索刑罚制度、刑罚样式乃至刑罚实现的改革与发展,就是一个十分迫切的命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18.html -
了解详情
但拒不改正的,应当以渎职罪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二是完善立案监督制度,在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中,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都享有一定范围的刑事立案权,应把它们也 (2)谭世贵主编《中国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版(3)赫海斌、刘晗《检察机关应加强对申请减刑、假释的法律监督》《检察实践》200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38.html -
了解详情
、假释对罪犯的影响最大,是罪犯在服刑期间最关心、最高层次的需要。减刑、假释的公正、公平运用,能引起罪犯普遍关注,对法律的权威能起到强化、示范作用 的面具而已。可见,一次不公正的执法足以摧毁千百次的说教。 法律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并进而形成“法律至上”的信仰与理念取决于在具体生活中对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37.html -
了解详情
,在逻辑上是正确的,因而得到一些学者的赞同。但我们感到这种体系还值得研究,从刑法立法来看,这种体系明显与刑法体系不符,如前所述,刑法是按照刑法-犯罪-刑罚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减刑;(3)特赦;(4)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时罚金的减免。如何看待假释,意见不一:有的同志认为假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78.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健康和严重的贪污贿赂犯罪,可以通过扩大特别累犯的成立范围、限制减刑或假释等制度予以有力威慑;针对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或者罪行不重、主观恶性 的科研经费(如以实际与科研活动无关的发票冲账领取科研经费;让未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冒名领取劳务费套取科研经费,等等),有的数额巨大甚至特别巨大。移送司法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459.html -
了解详情
,且无重大立功表现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立即执行。对于死缓执行期满适用减刑结局的,只需区分有无故意犯罪,有无重大立功表现就可以,不必按重大 暄、赵秉志:《刑罚总论比较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页。 ⑾卢建平:《国际人权公约视角下的中国死刑制度改革》[C],载赵秉志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356.html -
了解详情
轻轻」的刑事政策,即对严重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处以长刑、甚至不可假释和减刑的终身监禁;而对轻微犯罪则给予轻微处罚、尤其是非监禁处罚,社区矫正得到 实际执行的最低期限由过去不少於十年提高到不少於十三年。 4.社区矫正制度将进一步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57.7万人,累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53.html -
了解详情
轻轻」的刑事政策,即对严重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处以长刑、甚至不可假释和减刑的终身监禁;而对轻微犯罪则给予轻微处罚、尤其是非监禁处罚,社区矫正得到 实际执行的最低期限由过去不少於十年提高到不少於十三年。 4.社区矫正制度将进一步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57.7万人,累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24.html -
了解详情
过当的处罚原则以及自首、立功、累犯、数罪并罚、缓刑、死缓、减刑、假释等刑罚制度。这样就正式确立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作为我国基本刑事政策的地位,并且 来凸显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正确性和先进性。 [18]参见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1期,第17页。 [19]关于宽严相济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