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待提高,观念有待更新,思想有待进一步解放。有的对提起自诉的主体人为的缩小范围,有的对提起自诉的条件加以限制,更有的对被告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2条又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不收取诉讼费。但是基层人民法院由于受办案经费紧张的困绕,单位利益的驱动和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87.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体上看,刑事诉权的主体在范围上大于民事诉权的主体。刑事诉权的主体不仅有作为公民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自诉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公安机关、 被当成客体对待,个人成为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秩序的工具而非权利的主体。因此,刑事被害人的利益恢复并不是真正从其自身权益出发。然而,中世纪末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13.html -
了解详情
是近现代法律制度区分不同法律部门的结果。《民法通则》第110条规定:对承担民事责任的公民、法人需要追究行政责任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对 诉讼仅解决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遭受的物质损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2款进一步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68.html -
了解详情
或财产的损害,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单独的民事诉讼,被害人具有民事诉权,对此学界已经形成共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就刑事部分的诉权而言, 被害人程序参与权、选择权,完善被害人补偿制度,因为后者更具实效性。 在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加强被害人权益保障是一个亮点。在原刑诉法的基础上,增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885.html -
了解详情
中,人民法院受理的只是受害人提起的请求物质损失赔偿的诉讼。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款:对于被害人因犯罪 但相信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司法实践的不断发展,精神损害赔偿的保护范围会逐步扩大。 四、精神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 精神损害是否需要受害人举证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52.html -
了解详情
,被退还、赔偿的对象,是有财产损害的被害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的司法解释,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 的财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 首先,本条规定的是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显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44.html -
了解详情
306条的规定,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可能产生伪证罪,而在纯粹的民事诉讼中则不可能产生伪证罪,这显然自相矛盾。 二、关于伪证罪的主体范围 依我国《刑法》 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笔者认为,建构科学的伪证罪的追诉程序考虑下述因素: 1. 诉讼结构的合理性。控、辩、裁三方分立,控、辩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71.html -
了解详情
量刑的影响。例如:根据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 的心理。既可以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社会关系的稳定,实为处理某些轻微刑事案件的一个明智之举。从国家的角度看,因为,目前我国社会不可能为满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04.html -
了解详情
的判断。如前所述,假如法官实在审理纠纷后判断出案件涉嫌刑事犯罪,就此作出裁定中止民事案件的审理而移送公安机关,那么,这一处理结果体现了兼听则明的理性要求。 承担上,充足程度远远高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非常有限,第三人不能参与诉讼,侵害公民人身权利行为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32.html -
了解详情
均可申请法律援助。 笔者认为,《条例》将被害人、自诉人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纳入法律援助范围是合理的。对于自诉人而言,由于缺少强大公诉机关的帮助, 援助0人。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是因为一般人的观念都认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主要是公诉机关的职责,公诉机关完全有能力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实现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