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统摄下形成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内容协调、错落有致的制度格局,使劳动法律法规的不同层级的规范组成和谐的、有机统一整体。[14] 三是劳动法的功能体系 产生争议,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提出请求,通过仲裁或民事诉讼来保障履行。因劳动基准保护与劳动合同履行保障的手段不同,也使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4143.html -
了解详情
来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并积极履行自己的工作义务。二、 建立劳资纠纷法律援助服务中心。既然劳动者不论在社会地位还是企业中都处于弱势地位,那么就需要 制度落实到实处,与此同时注重方法,争取高效快捷。(2)扩大劳动仲裁机构的受理范围。(3)对于劳动争议的仲裁行为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及时发现并处理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7872.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双倍工资的责任可视为同一合同项下约定的具有整体性和关联性的定期给付之债,仲裁时效期间从最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 、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的共识,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民法关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就是有效的,“补签劳动合同”不应付双倍工资;而“倒签劳动合同”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8999.html -
了解详情
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大量使用派遣劳务人员,使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侵害。随着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健全,劳务派遣的适用岗位必将受到严格规范,不遵守劳务派遣的适用岗位 和使用的分离,派遣员工与实际用人单位并不建立劳动关系。因此,派遣员工不论是提起劳动仲裁还是起诉到法院,仲裁部门或法院一般把劳务派遣单位作为被告,而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5693.html -
了解详情
张某在办公室打架。对于上班时间打架的行为,单位以违反劳动纪律为由解雇吴某。吴某不服,申请劳动仲裁后向法院起诉,认为单位系违法解雇,要求依法给予赔偿 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6546.html -
了解详情
二倍工资的,不予支持。 (2)2010年《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苏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研讨会纪要》(一) 第四条,应由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的公司 的一个月内,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因此,与所有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法律法规并未对用人单位高级管理人员、从事人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0270.html -
了解详情
简称“OL公司”)与被上诉人魏某某、深圳市SPE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PE公司”)因劳动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广东省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2012)东二法民一初字 的权利义务应受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调整与约束。魏某某及SPE公司没有因不服仲裁裁决而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视为其服从仲裁裁决,对此原审法院予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8823.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部门制定的专门针对农民工的各种规章等。由于以劳动法为核心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是针对一般劳动关系而设立的,具有一般代表性,是劳工权益保障的一般性标准 像一些事实清楚,争议双方权利义务明确的情况,法律援助机构也可以建议农民工直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通过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6、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5544.html -
了解详情
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存权、健康权,我国相继制定了有关工伤保障的法律、法规,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工伤保险法律制度,对于受到事故伤害的劳动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然而 保障行政部门的固有职权,劳动仲裁机构确认劳动关系不是工伤认定必需的前置程序。三、法律链接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349.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加入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成为其中的一员,参加生产劳动,并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及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而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 仲裁,不服的在法定期间内才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但劳务合同纠纷出现后可以诉讼,也可以经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9)劳动力的支配权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4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