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以上可以看出,就启动再审程序的条件而言,只要生效裁判在认定事实上、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或违反法定程序即 当事人权利自由处分原则。只要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民事诉讼解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7.html -
了解详情
在这个问题上,法国法与德国法没有太大区别,法国人虽然没有在民事诉讼法典上规定德国的司法上的质权、抵押权,却在民法典中规定了判决抵押权制度,而且这一制度对 物,申请人以享有优先权为由处分第三人购买的物品,是很不公平的。权利平等是法律的本意,此权优先而彼权次之是违背权利平等的一般原则的。如果法律不得已要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0.html -
了解详情
既已处分,法院审查其以该证据为由的再审申请时,对该证据不予采纳,与民事诉讼法设立处分原则的宗旨是相符的。由此可见,符合民诉法第179条之规定, 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也应以不涉及当事人实体为前提。检察院应集中精力监督法官在民事诉讼中有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只要不是当事人申请再审加以改判,检察院则只对违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76.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私权利,私权利是可以放弃的,在诉讼过程中体现为当事人的“处分原则”,处分原则是唯一贯穿我国民事诉讼法始终的民诉法特有原则,在当事人服判的 的出庭监督是否应对实体问题发表意见。民诉法第18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审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至于出席法庭干什么?有哪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81.html -
了解详情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自认制度。自认是辩论主义原则和私权处分原则在举证责任上的体现,是当事人在诉讼实体内容上自由意志的体现,非因法定事由,法院不得对其审查。 关注如何理性地运用自认这一证据制度,并强化确权诉讼中相关证据审查标准,以裨补缺漏。在民事诉讼中,一方于诉讼上的自认,一般具有全部或部分免除对方就比承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0.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的纠纷,也乐意履行当事人自己达成的协议,而非法律对他们强迫。其次处分原则是和解制度的重要法律基础。当事人决定诉讼的开始和终结,决定对自己实体权利的 不仅是因为立法,司法实践中一直重视调解,调解结案率占很大比重;更重要的是重视调解的思想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具有指导性意义,以至偏重调解本身成了我国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01.html -
了解详情
很大程度上是由民法条文和法律原则共同构成的规范体系。法院的民事判决中也出现明确运用法律原则的先例。 [71] 我国的行政法学者也开始认识到,行 在法官们在实践中通过一次次的“突破”不断扩大。我国的行政法官们还创造了“确认判决”、“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等等法律条文上没有的制度。这些创造因其现实合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2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启动之间、逮捕和起诉决定之间或起诉决定与开庭审理之间,不得有‘不正当的迟延’。……如果检察官没有遵守时间限制,法官必须驳回该案,该驳回可能对日后恢复的 在此延长线上,辩论原则意味着从程序方面尊重当事者间接地处分自己权利的自由。这正是近代的民事诉讼制度的本质要求。”因此,在民事诉讼中,除非双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49.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事司法回到正确方向上来,避免刑事程序中人权保障的片面化、极端化。 4、在坚持公正原则的前提下,追求刑事程序的运作效率。在不妨碍公正处理案件的前提 被害人的损害应得到适当赔偿,对此,我国刑诉法规定了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立法上需要完善的,是应将告知被害人此项权利并在其提出赔偿请求时告知其负有提供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3168.html -
了解详情
履行,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又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的除外。 第一百八十六条 被害人或者其法定 的名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以及诉讼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二)是否受过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处分及其种类、时间; (三)是否被采取留置措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50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