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16].另外,有些地方法院法院已经注意到了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重要性,并制定了具体的措施。[17]无论是对法官职权的限制,还是对 不是绝对的事实公正,不能为了实体上的绝对公正而对案件无限制的提起再审;其次,民事诉讼主要是当事人自己的事情,只要不涉及公益,即使判决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5.html -
了解详情
各自建立起各自的法院体系,并负责本州法官的管理、法院管辖和诉讼程序的规定。所有的民事诉讼案件均由普通法院管辖。普通法院共分为四级:初级法院( 申请后者对下级法院的裁判予以撤销或用另一裁决取代原裁判”[6].根据《德国民事诉讼法》,上诉包括以下三种形式:1.控诉程序(Berufung)控诉是指当事人针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1.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问题则是那些需要法官通过法律解释加以解决的事项。这种人为的划分对于我们设计诉讼制度和司法管理制度(例如上下级法院之间的事务分工)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如此, 的根据。要作出判决,法官必须对作为判决基础的案件实体事实获得确信。在民事诉讼证明中,对(争讼)案件实体事实采取“严格证明”(即要求运用法定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1.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的终审法院,以确保德国法律的统一解释和协调发展。由于所有民事诉讼案件及非讼民事案件均归普通法院管辖,本文所论述的法院系统仅针对普通法院 其结果是在实践中产生了所谓的“斯图加特模式”(StuttgartModel),①这一模式主张将诉讼分为书面准备程序和主辩论两个阶段,通过对言词辩论进行书面准备,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5.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亲自到庭的特殊规定。但它仅仅限于离婚诉讼,对于其他诉讼案件则不适用。第二,在证人作证问题上,我国民事诉讼法放任了书面审理主义的做法。《 的处理,由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必须执行”。现在民事诉讼法尽管没有对审判委员会的审判职能作出明文规定,但基于各种原因,实践当中仍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3.html -
了解详情
为14480件(其中直接改判的为11414件,调解结案的为3066件)占再审案件总数的22.11%.以上情形一方面说明我国现行的两审终审的监督制约机制已远远滞后 违背法律为理由,不得上诉或控告。目前,就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而言,对于是否应从争议金额或案件类型方面对当事人的上诉权加以适当限定,意见并不一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9.html -
了解详情
,承办法官也没有主动要求回避时,法院可以依职权命令承办法官回避。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将之称为“依职权决定回避”,该法第38条第一款规定,……法院或院长,如 此条规定也应由审判长决定,可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中只有独任审判员而没有审判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不严谨和不成熟。其次这种决定体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0.html -
了解详情
1.预审法官及其职权?在职权主义传统浓厚的司法制度中,法官主宰着审判程序,诉讼的发动、展开和结束,法官都积极地参与。而在当事人主义(adversarysystem) 及法律上的质问,促请当事人提出证据,以查明案件事实的权能。(见姜伟、杨荣新主编《民事诉讼机制的变革》第145页,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00.html -
了解详情
赋予我国检察机关以“公益代表人”身份符合国际立法潮流。此外,在我国主张赋予检察机关民事起诉权的众多观点中,也无例外地坚持以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 ,这并非检察机关作为原告当事人而享有的特殊权利,只是法律针对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案件因涉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特殊性而做出的特殊规定罢了。此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09.html -
了解详情
那么就会得出“只有胜诉当事人才会接受判决”的结论。但现实并非如此,事实上,大多数案件只经过了一审,败诉当事人并没有层层上诉以谋求所谓“权利保护”。使败诉当事人 效益的价值目标。事实上,在社会运转速度日益加快、诉讼案件急剧增加的现代国家,任何关于民事诉讼程序保障的有价值的研究都无法避开对效率和效益因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