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制度的呼声,相关的立法建议和学术文章也频频见诸报端。笔者作为一名立案法官,在学习了这方面的相关文章后,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做了一些思考。总体感觉是 为确定适用一审终审程序的法定标准。对于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以及民事案件数量极不平衡的中国来说,通过立法规定一个数字作为全国统一的小额诉讼案件的标的金额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18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成本;三是赋予当事人自己极大自由,能充分使其行使处分权,发挥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程序主体性作用,实现当事人主义的私法性功能;四是法院调解以当事人自由合意为 调解放弃某些既得、应得的利益,以求得到案件的调解。这种做法从诉讼角度看显然弱化权利保护,是不符合民事诉讼制度本旨的。这种调解的泛滥必将对社会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464.html -
了解详情
,但不少案例极有价值,如原告在缺乏法益情况下的起诉行为。大部分程序滥用案件都是对程序规则不适当的使用造成的,如当事人由于缺乏理性考虑而错误的或不适当 滥用。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些报告者(主要是霍斯、菲特曼)指出国际民事诉讼领域与程序权利滥用可能也存在着特殊的关联。从上述观点看,这一领域似乎很复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18.html -
了解详情
时间引起了民行科干警的怀疑。经深入调查,案件事实浮出水面:原被告双方合谋以虚假诉讼的形式,试图通过民事诉讼程序的合法外衣实现瓜分村集体财产的非法目的。 案例 ,虚报赔偿数额,并指使他人冒充原告或者原告代理人,起诉至法院,法院审判人员未尽审查职责,径行立案并调解,致使六家医院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了14份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150.html -
了解详情
去分析。一方面,原告在起诉时,由于法院民事诉讼主管与www.law1954.com管辖范围的规定会形成一定的限制,另外,由于法律程序的要求原告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一 人性化理念与人性化的裁决行为都是关键。作为实施的主体,办案法官是从立案到案件的最终审结,其所有的审判行为都是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思想与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696.html -
了解详情
。 3、协议管辖 协议管辖,是指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约定确定的管辖。在我国,根据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协议管辖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双方当事人必须以书面的形式 也比较常见。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对于如何确定这类案件的级别管辖放得过宽,没有严格的报批程序,因而也就没有科学的调查和分析,往往由各级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55.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笔者认为,这些观点对反诉所下定义都不够确切、全面,反诉应当是指在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为抵销、动摇或吞并本诉原告诉讼请求, ,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告知被告向有关部门申请解决或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另行起诉或者另行立案处理;二、对于符合反诉条件的,应该与本诉合并审理,在查清事实、分清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96.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0条和《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第3条 印制统一的程序转换审批表,表的内容设置当事人基本情况,案号,案由,立案时间,案情,疑难复杂情况的表现,连同案卷报庭长同意后由主管院长审批,主管院长审批后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276.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了其存在的必要性。 首先调解可以缓解案件急剧增多和法院处理案件的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的民商事案件一直呈快速增加之势,而各级 情况下,程序约束弱化必然会产生多方面的负面效应,造成法官行为失控和案件处理的无序。 调解是被现代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制度。而将调解确定为民事诉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11.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在司法实践中也不好掌握。刑事诉讼过程包括立案、侦查,起诉、一审、二审,甚至再审也包括在内,这样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时限规定得太宽,势必存在两 的刑事诉讼的审级管辖相一致。如果被害人在第二审审判程序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二审法院就不得不将案件发回到原审法院重新审判,上述情况有力地说明,如果附带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6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