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于法律。我们无法用以义务规则为主体的道德评价体系去要求实现法律的公正评判。法律与道德的相互融合,导致互相混淆。 现代法治精神以权利为本位,要求通过法律保障 是客观主观,主客观相一致。因此,许霆案的客观起点在于许霆基于与银行合法有效的储蓄合同关系,持合法有效的银行卡公开在ATM机取款行为,由于ATM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637.html -
了解详情
高于法律。我们无法用以义务规则为主体的道德评价体系去要求实现法律的公正评判。法律与道德的相互融合,导致互相混淆。 现代法治精神以权利为本位,要求通过法律保障 是客观主观,主客观相一致。因此,许霆案的客观起点在于许霆基于与银行合法有效的储蓄合同关系,持合法有效的银行卡公开在ATM机取款行为,由于ATM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565.html -
了解详情
了相应的结论,如细细审视,各观点均有一定的局限性:道义责任论仅看到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的一致性,但是却忽视了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和界限,实际上,违反道德义务的 责任的本质认定为一种法律上的负担,不仅是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伦理责任等其他社会责任的区别,也是其与评价、谴责、手段、法律关系等其他关于法律责任本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383.html -
了解详情
。全国各地建立了所谓集党、政、财、文、军事、审判、检察权于一身的革命委员会,“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大量出现,“白卷先生管理政权”,阶级斗争扩大化,就连国家主席刘少奇 好的国家治理方式。下面,我们来分析德治与法治、人治的关系。先看德治与法治。在西方,关于二者的讨论往往就是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讨论,从古希腊的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450.html -
了解详情
三种。②①这是一种仍由某些现代学者如费雷伊拉采用的分类。③这三者的关系应该是行为标准依次递降,神学上的规则当然会比世俗法或市民法的规则对人 的论述丰富得多,主要集中在作为取得时效要件的主观诚信上。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法律与道德的战场,在中国,道德战胜了法律,因而取得时效制度长期不得施行。[37]而中世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93.html -
了解详情
(二)主张其权利;(三)该主体可以与法律体制内的其它主体缔结条约或发生其它法律关系),国际法的主体是指被赋予国际人格(international personality)的 方式完全维系于一场战争结果的情境」,这种情境使得战争成为了一场心理与道德的大拼博,人们对于「极度危急」的认知使得战争有可能违背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78.html -
了解详情
到一些具有社会性的关系,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2)社会法的社会效益指标。社会效益通常是作为与经济效益相对的一个概念而存在的,“社会效益的外延十分广泛。就法律的效益 的消费者和劳动者利益等);(5)公共道德的维护;(6)人类朝文明方向发展的条件(如公共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等方面。[42]从上述可知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70.html -
了解详情
一粗浅看法。 「关键词」诚实信用适用税法「正文」 一、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上的本来意义 《合同法》第16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为“自律”,而诚信原则具有“他律”的性质,基于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关系,而成为法律的最高指导原则,对其他法律原则,具有上位原则的意义。其虽为客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52.html -
了解详情
)的分析法学,二是作为法律方法论(Methodology)的分析法学。作为法律本体论的分析法学主张区分“实际的法”和“应该的法”,否认法律与道德的必然联系,坚持“恶法 ,即价值、事实和逻辑,而逻辑的因素在现代民法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现实中的问题通过法律要件和法律效果的关系被逻辑地表示出来,据此保证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46.html -
了解详情
支配性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就反映了主体控制客体的收益与成本的关系。若控制一项财产的个人收益根本不足以补偿所花的费用,那么谁也不会试图将该项财产划归己 颖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5] [英]亚当?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孙飞宇、田耕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