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得直接改判,也不得发回重新审判。确有必要限制减刑的,应当在第二审判决、裁定生效后,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所作的限制减刑决定,应当在判决书主文部分单独作为一项予以宣告。 第八条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审理程序的其他事项,依照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761.html -
了解详情
询问的。例如:德国帝国法院早在1882年的一份判决书中,就曾经完全禁止被告人与证人身份互换。法国《刑事诉讼法》第105条也规定,不得将被控严重犯罪 。进一步表明我国将鉴定人和证人进行了严格区分。因此,鉴定人应当不具备证人资格。 第二种观点认为,鉴定人应当具备证人资格。其理由主要有:(1)从国外立法实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012.html -
了解详情
意义上说,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实际上是刑事诉讼的客观标准。 不过我认为它不是一个客观标准。在判案中在判决书中反映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是法官对 被告人有罪的确信;英美法系要求通过排除合理怀疑,达到对被告人有罪的确信。第二、这些法律上的规定,都是对审判者在对案件作出判断时主观认识上的要求。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10.html -
了解详情
的反和平罪(侵略罪)、战争罪和反人道罪(反人类罪)。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国际法上并不存在反和平罪和反人道罪,战争罪的刑事责任也 侵略战争为国际犯罪。这个缺点由1946年《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国首要战犯判决书》所弥补。 《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规约》批准于1993年5月,同时成立的前南国际刑事法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70.html -
了解详情
意义上说,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实际上是刑事诉讼的客观标准。 不过笔者认为它不是一个客观标准。在判案中在判决书中反映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是法官对 被告人有罪的确信;英美法系要求通过排除合理怀疑,达到对被告人有罪的确信。第二、这些法律上的规定,都是对审判者在对案件作出判断时主观认识上的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63.html -
了解详情
时,相应的判例也自然失效。判例法不应该成为与制定法平行的另一法律渊源。⑤第二种观点认为,判例法的地位应次于制定法,以判例法弥补制定法的漏洞。⑥第 机关办案的依据。具体案件的判决如果是参照某一判决作出的,在判决书中应当写明所参照的判例。 刑事司法判例的制作应当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最高法院应根据社会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611.html -
了解详情
。尤其是在针对各类异教徒的宗教法庭上,西方人的刑讯逼供尤为惨酷。②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盖世太保法庭审讯中的用刑之残酷则可称为刑讯逼供之登峰造极。 在 对于自己的罪行供认不悔,不仅仍然是新闻报道中常见的表述语式,而且也是刑事判决书惯用的表述语式。所以,要求当事人辞服,实际上仍然是我们今天的审案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53.html -
了解详情
的当事人、法定代理人的虚假陈述成了判决的证据。 8、作为判决基础的民事、刑事判决以及其他裁判或行政处分被以后的裁判或行政处分变更; 9、对判决有影响的重要 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38条也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提出的新证据对案件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应当在判决书或者裁定书中写明对新证据的确认,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74.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审程序、特别程序之后,这一排列表明审判监督程序是专门用来纠正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中已生效的错误裁判的。依特别程序作出的判决,不发生再审问题, 搞突然袭击的做法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已日益暴露出其弊端。第一,法院判决书认定的事实是根据证据规则认定的法律事实而非客观事实,只要原判决是根据原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8.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得直接改判,也不得发回重新审判。确有必要限制减刑的,应当在第二审判决、裁定生效后,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所作的限制减刑决定,应当在判决书主文部分单独作为一项予以宣告。第八条 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审理程序的其他事项,依照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9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