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赔不足弥补被害人损失时,由其另行独立起诉。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属于限制解释,违背了立法的本意,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损失得到有效救济。在《刑法》和《刑事 相互吸收的关系,而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制裁手段,我们不能以民事赔偿代替刑事处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存在的问题,通过的法律和司法解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17.html -
了解详情
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只是其内容不具有规范性而只能属于政策范畴,经此种程序的刑事政策的合法化程序往往比较严格。但是,大多数国家机关的刑事 、行为人与被害人和解以及非刑事处罚等。犯罪预防与控制的主体应当包括官方和民间的,官方的即立法者、警察、刑事司法机关、缓刑帮助机构和刑罚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693.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行为时,犯罪行为人受到的刑事处罚应当与刑事实体法所规定的刑事责任相一致。2.当行为人实施了刑事实体法规定以外的违法行为时,行为人不应当受到任何刑事 导致被告人的诉讼权利难以保障。只有二者兼顾,相互协调,才能取得良好的结果。而程序的经济性毕竟属于刑事审判程序的次级价值,程序的正义性才是建立与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90.html -
了解详情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应受理。 六、刑事处罚与民事赔偿的关系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附带解决的民事诉讼,尽管属于一种附带诉讼,但仍具有相对独立性。 ),只要对被害人给予赔偿,就视为有悔罪表现,判处缓刑,而不考虑犯罪情节和犯罪手段,这些作法都是对刑事处罚与民事赔偿关系的误解,也是对法律的滥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086.html -
了解详情
?2019-09-07周汝东律师财产型犯罪案件,坦白+全额退赃,可以减轻处罚?一个问题:这种情况,能不能减轻处罚?在刑事辩护过程中,为当事人争取“从轻处罚”还是“减轻 其减轻处罚适用缓刑。二审法院继续认定了该事实。显然,一审、二审法院认为被告人赵某的行为,符合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后半句的规定,属于因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8260.html -
了解详情
的罪名被收押。最终徐水县人民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罪名对其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十万元,大午集团同时也被判处罚金三十万元。此案是 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另外,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主要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及时清退所吸资金,可以免于刑事处罚;情节显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384.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实体法事实主要包括有关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从重、加重或者从轻、减轻、免除刑事处罚理由的事实,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个人情况等方面的事实。这些事实直接关系到 但勿庸置疑,此标准与定案的标准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在刑事诉讼中,存在与证明对象相关,但又不属于证明对象的事实,即推定的事实和司法认知的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91.html -
了解详情
且不具有《刑法》第63条规定的在法定刑罚以下判处刑罚的特殊情况,一审判决属于适用法律不当,依法将此案发回重审。2006年12月,朝阳法院再次作出一审判决 如果通过发回重审而加重被告人的刑事处罚,则意味着将法院的责任转嫁给案件当事人,让当事人为法院的过错承担责任,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实践中某些上级法院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77.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中的实体法事实主要包括有关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从重、加重或者从轻、减轻、免除刑事处罚理由的事实,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个人情况等方面的事实。这些事实直接关系到 勿庸置疑,此标准与定案的标准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刑事诉讼中,存在与证明对象相关,但又不属于证明对象的事实,即推定的事实和司法认知的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82.html -
了解详情
,且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否则不然适用。一是犯罪情节轻微。即行为人的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禁止的行为,但是情节轻微的。犯罪情节轻微,要注重罪与非罪的界限。 条第二款和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对其作出相对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并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