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违法性,至此法律对其违法性评价也就告终,这一点与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将其留待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违法性评价去解决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如果说大陆法系中的危害 和非物质性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前者如故意伤害罪中的被害人所受到的伤害,诈骗罪中公私财产的丧失等,后者如侮辱罪、诽谤罪中他人的名誉、人格受到的损害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02.html -
了解详情
的具体标志会有所不同:故意杀人罪以是否造成了犯罪对象的死亡作为犯罪结果发生与否即犯罪构成要件完备与否的标志;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等,以是否非法占有了公私财物 罪、决水罪、爆炸罪等,以是否具备概括的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状态为构成要件完备的标志,这种危险状态的具体内容还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来确定;刑法典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6.html -
了解详情
的具体标志会有所不同:故意杀人罪以是否造成了犯罪对象的死亡作为犯罪结果发生与否即犯罪构成要件完备与否的标志;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等,以是否非法占有了公私财物 罪、决水罪、爆炸罪等,以是否具备概括的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状态为构成要件完备的标志,这种危险状态的具体内容还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来确定;刑法典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3.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行为人对现有事实的认识或者对未来事实的预见,也就是认识或预见表明该种犯罪构成的客观特征的事实情况。主要包括说明危害行为特征的事实(如行为性质、方式 态度,其行为又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则应当定金融诈骗罪或别的犯罪,也许有人认为过失实施本罪的危害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笔者认为,玩忽职守罪明显比本罪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61.html -
了解详情
的变化。例如《刑法》第269条的规定就是这样的一个例证。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公私财物,当犯罪人在实施上述行为,为窝藏赃物、抗拒 的混乱,后果不堪回首。及至1979年我国第一部刑法颁布,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加强,犯罪构成理论开始恢复,并在研究中逐渐深入与创新。 它在历经坎坷之后,正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6.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性、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及社会治安状况等综合因素;确定基准刑,要根据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犯罪事实的社会危害性增加相应刑罚量,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具有两种以上基本犯罪构成 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60%以上。(4)其他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形。(七)诈骗罪1.三年以下量刑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1)诈骗数额达到6千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0656.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性、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及社会治安状况等综合因素;确定基准刑,要根据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犯罪事实的社会危害性增加相应刑罚量,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具有两种以上基本 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60%以上。(4)其他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形。(七)诈骗罪1.三年以下量刑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1)诈骗数额达到6千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0308.html -
了解详情
设置了不同的法定刑?法益说对此难以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例如,盗窃罪、抢夺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它们所侵害的法益是相同的所有权,但为什么它们 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86页。 ⑷参见王政勋:《定量因素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8714.html -
了解详情
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犯罪构成的特征是: 1客体是公私财产和诚实信用的市场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 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行为人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的,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以至于所欠债务不能偿还的,不能以诈骗罪论处。...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818.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为贩卖毒品罪未遂。[1]对于控制下交付时,毒贩的行为完全符合贩卖毒品罪基本犯罪构成的情况下,为何可以认定未遂?有学者认为,不应该根据形式层面的行为人的交付 的解释》第17条第1款也明确规定:明知是假毒品而冒充毒品贩卖的,以诈骗罪定罪处罚。不知道是假毒品而当作毒品走私、贩卖、运输、窝藏的,应当以走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0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