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前提下,在与其职务身份相对应的单位履行职责时,才有成为贪污罪主体的可能,而无论其是属于当然的国家工作人员还是属于拟定的国家工作人员。此外,据本条第 己有,也可以是行为人希望将公共(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非法获取后转送他人。另外,贪污罪不以特定的犯罪动机为其主观方面的必备要素,只要行为人故意实施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431.html -
了解详情
占用公款的目的。至于挪用动机是什么,挪用公款是供本人使用还是供他人使用,或者以个人名意将公款供给其他单位使用,或者为私利个人决定将公款挪用给其他单位使用 ,时间不长,发现前已归还,综合案情认为危害尚未达到犯罪程度,不宜作为犯罪处理。 2、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两罪的客体都是复杂客体,即侵犯国家公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15.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当然,有些已经走向市场的事业单位法人实质上也是私法人,大部分的社会团体也属于私法人。根据《民法通则》以及公司法的规定,法人对其 全民所有财产角度的规定。同样的规定体现在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的贪污罪等犯罪当中,根据该条之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62.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当然,有些已经走向市场的事业单位法人实质上也是私法人,大部分的社会团体也属于私法人。根据《民法通则》以及公司法的规定,法人对其 全民所有财产角度的规定。同样的规定体现在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的贪污罪等犯罪当中,根据该条之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787.html -
了解详情
的要求。特别是人事制度的改革,许多企业、事业单位已完全打破了员工身份上的限制,实行竞争上岗,昨天还是管理者,今天可能已是普通员工。因此,无论从刑法 利益,自己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是否以犯罪处理。一直是刑法理论和实务工作者们争论的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是离退休人员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畴?这些人所利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606.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行为人如果具有特殊身份则又可能对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具有一定意义,若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则构成贪污罪,若窃取的近亲属财物则视其具体情况定罪 的财产必须为原主所占有,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才构成盗窃罪。如果一个人放弃了他占有的财产,则财产不属于他,别人取走就不构成盗窃罪。但是,一个人遗失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22.html -
了解详情
的要求。特别是人事制度的改革,许多企业、事业单位已完全打破了员工身份上的限制,实行竞争上岗,昨天还是管理者,今天可能已是普通员工。因此,无论从刑法 利益,自己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是否以犯罪处理。一直是刑法理论和实务工作者们争论的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是离退休人员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畴?这些人所利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30.html -
了解详情
是银行通过业绩奖励的方式发给李某个人的,本属于私人财物,但在案任某口供和李某的等证人证言都可以证实双方商定应交付给中心作为单位职工福利使用的,即为中心使用, 客体方面所针对的侵犯的具体法益分析行为所体现的是占有性还是贿赂性。 因所侵犯的法益相同,贪污罪和受贿罪隶属于《刑法》同一章。但两罪在所侵犯的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15.html -
了解详情
的公款潜逃的,应当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三、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的界限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主观方面都是故意犯罪,都具有挪借、使用单位资金的目的;客观方面 公款,还是有合法借贷权的借贷行为。3、是秘密的私下个人交易,还是公开的行政职务行为。4、是采取涂改帐目、不同程度的掩盖事实真相的欺骗手段,还是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79.html -
了解详情
一万元至三万元为起点。如果挪用公款未达到以上标准的,一般可不认为构成犯罪。 2、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并且数额较大的。这是指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作为 万元为起点,以15万元至20万元为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未还是指案发前(被司法机关、主管部门或者有关单位发现前)未还。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4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