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耶律.纳克之见,事实行为如有不合法,只会产生公务员侵权之国家赔偿,以及刑事制裁之问题,无法诉请行政法院之救济,因此行政法无拘束事实行为的余地, 判决来确定其合法性问题,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侵权机关是否应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4、行为的程序不同。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程序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95.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公安机关侦查效率为基础的羁押复查权力;赋予检察机关对所有不服人身羁押的复议、复核权力。 2.完善逮捕羁押的理由 逮捕制度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刑事 可以采取当事人质证的方式,检察机关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辩论后作出是否继续羁押的决定。如果发现羁押无实际必要的或者属于超期羁押的,应当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03.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第6条重申,投资人提起民事赔偿诉讼须依据有关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书。这就是说,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是证券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 民事案件败诉而带来的巨额赔付,行政被处罚对象势必向上一级监管机构提起行政复议或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行政处罚。 虽然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02.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目前的权利救济方式主要包括声明异议、调解、裁决、仲裁、信访、复议、诉讼、赔偿和补偿等。“这些多样化的权利救济方式,各有优劣,互相配合, 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28]佟柔主编:《民法总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 [29]“私法社会化”是与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1.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劳动教养的人,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中城市的劳动教养委员会决定。”从制度上否定了公安集办案、审批于一体的做法。三是在劳动教养的执行上, 完善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规定行为人不服劳动教养可申辩、申请复议、提起诉讼,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权获得国家赔偿等,以此来更好地督促国家机关依法行政,保障公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38.html -
了解详情
”,二是以行政管理过程为中心线的“过程体系”。由于两大体系出发点的一致性,决定了它们在具体构成上有一定相似之处。近年来有互相吸收对方长处的发展趋势 以后,依法行政已成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普遍接受的行政法制观念。行政复议制度也应运而生。行政赔偿制度已初步建立。此外,对行政法制带有全局意义的一些法制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12.html -
了解详情
利害关系人若直接对抗或者不服从行政决定,法律可能会要求其承担更为不利的后果。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无论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基本上采取的 行为过程违法、致事故发生为由,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国家赔偿诉讼。请求某县公安交通巡逻警察大队赔偿死者亲属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计120万元。被告抗辩:某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48.html -
了解详情
层面进行合宪性控制。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 司法解释性规范 合宪性控制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1、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 委员会组成人员中,除各委员单位负责人外,常设机构的主要成员,多由公安机关领导兼任,特别是周永康主政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中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2860.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的理由和依据。 法官、检察官不服调离、免职、辞退或者降级、撤职等决定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复核,提出申诉、再申诉。法官、检察官不因申请复议 医疗等权益提供与其职业风险相匹配的保障。 第二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领导干部或者直接责任者因玩忽职守、敷衍推诿、故意拖延或者滥用职权,导致依法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3648.html -
了解详情
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第三十五条当事人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节 一般程序 第三十六条除本法第三 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一条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28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