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理论界的挑战。调解本来就是当事人之间一个互谅互让的过程,为使纠纷尽快解决,必定有一方在利益上有所让步,而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法官兼具审判者和调解者的双重身份, 协议是对双方当事人实体权利的处分,属民法上的契约,契约一旦成立,除附条件的以外,应即刻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予以遵循。因此应赋予调解协议以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3.html -
了解详情
的客体、期间、中断、中止等相关规则的密切配合外,诉讼时效完成后将产生何种法律效力的问题则是其关键。对此,我国《民法通则》缺乏明文规定,笔者主要参考大陆法系 表示如无其他原因应为无瑕疵。义务人抛弃时效利益的行为,其性质如何,学者间尚有分歧,主要有以下观点:①赠与说。该说认为,抛弃是债务人将已经取得之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6.html -
了解详情
承受代理效果、作为所订立契约的当事人不同。三、关于直接介入权的行使条件及法律后果问题关于我国新《合同法》第402条委托人介入权的规定,实践中如何适用是个十分重要的 ,当第三人已经取得了对本人或代理人的判决后,该判决具有终止其选择权的效力,即不论他是否对判决结果满意,均无权再向另一人主张权利。在司法实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16.html -
了解详情
或多未注意,不知其存在;或虽知其存在,但因文义艰涩,难以明辨其真义。如何在契约自由的体制下维护契约正义,使经济上的强者不能假借契约自由之名 。也就是说,拟定人必须证明对方在订立合同时知道该条款的存在,这样免责条款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2.合同文本以外的其他文件中包含免责条款。在不少情况下,免责条款包含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21.html -
了解详情
的抵押权并存的时候,又如何确定它们的效力顺序呢?对此,理论和立法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应当按设定在先的原则来办理,即应以书面契约订立的先后来确定其效力 的物权。其次,在物权法中,占有和登记是两种不同的公示方法,两者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其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不能认为登记优先于交付占有。因此,在先质后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32.html -
了解详情
下面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第一,契约责任的基础理论由违背允诺变成了破坏交易。重点不再是不履行者的罪或者过错,而是协议有法律约束力的特征和受诺人期望的 ] 这个宽泛的神学信条导出了清教徒的基本道德信念,即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去做,但无论结果如何都受到他曾经做出的选择的拘束。这个信念也逐渐贯彻到契约责任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66.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得到承认。不少学者认为,虽然罗马法上对有关契约和遗嘱的行为规则和效力规则有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尚未有法律交易的概念或与其相应的明确认识。不过即使如此 :既然法律交易是一个意思表示指向的结果,那么意思表示与法律交易的关系或意思表示在法律交易中的地位究竟如何就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在这方面德国学者之间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22.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法律效力的协议,属价值概念。不按其内容发生法律效力的协议仅是协议,不是合同。民法需要合同或者契约概念,是为了区别于协议。严格说来,所谓“合同无效”, 变为无偿行为。原审所持相反见解,尚有未合。”可见,判例确认不动产抵押协议为合同,发生债权效力;即使口头协议,也有法律效力。但该判例之一审持相反见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43.html -
了解详情
下面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第一,契约责任的基础理论由违背允诺变成了破坏交易。重点不再是不履行者的罪或者过错,而是协议有法律约束力的特征和受诺人期望的 ] 这个宽泛的神学信条导出了清教徒的基本道德信念,即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去做,但无论结果如何都受到他曾经做出的选择的拘束。这个信念也逐渐贯彻到契约责任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3.html -
了解详情
所拥有的财产有两种处理方式,分别为由其本人收回,或者是由其合法继承人进行继承。 如《瑞士民法典》178条规定:配偶人相互间,如在夫妻财产契约中未有 也确实能够快速有效的解决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区分共有财产和个人财产的问题。因此在修改婚姻法时最好将其上升为法条以提升其法律效力。 (三)完善夫妻约定财产制 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87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