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学者认为,在此之前,刑事诉讼立法和理论研究只重视如何保护被告人的权利,而今后应当赋予被害人以平等的防御权,使过于向被告人倾斜的 了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立法上需要完善的,是应将告知被害人此项权利并在其提出赔偿请求时告知其负有提供有关证据的义务,作为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各阶段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4.html -
了解详情
对公务人员的过错负举证责任,而公务人员是否具有过错,又以其主观上的认识如何为判断标准,这给不了解公务人员行为作出过程的受害人造成巨大的困难。因此为了防止 在内。对此,毛雷尔的解释是:国家赔偿法调整公民在国家活动侵害其权利时而提出的损害赔偿、公平补偿、恢复原状的请求。 日本学者室井力的做法是在国家补偿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10.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的规定相背离。民事赔偿案件如何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以减轻受害人举证困难,维护受害人合法权益,本人对此问题谈以下粗浅的看法 ③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④侵权行为人有过错。在实践当中,只有受害人提出被告人有侵权行为的存在,人民法院应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47.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人不得援引任何责任限制;第三,船舶所有人或者救助人的受雇人提出的人身伤亡赔偿请求,且根据调整劳务合同的法律,船舶所有人或者救助人对该类赔偿 法律解释权。但是,《人民法院组织法》第33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进行解释。1981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61.html -
了解详情
而引起一个损害时,可否使各人负全部义务、如可使他负责任、各人间之关系如何,这类问题一般作为因果关系的问题来讨论。只讨论各过误对于全部损害有无 团伙之行为有因果关系,与个人没有因果关系,团伙被当作一个整体。对此团伙的成员之一提出赔偿请求,他不得以没有实施加害行为或者声称即使没有他的参与损害也会发生为由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11.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方式,都应当是一种由行政主体承担一线责任的职权行为。对于有学者提出的行政机关遁入私法(Flucht in das Privatrecht)的概念,台湾翁岳生教授也 追偿 当政府向受损的公民承担责任后,如过错企业拒绝承担最终的赔偿责任,政府应当如何向过错企业追偿呢?如果提起诉讼,这种诉讼是什么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49.html -
了解详情
的范围。因此,笔者建议,应按照基本法统帅特别法和行政法规、司法解释仅对法律如何适用进行解释的原则,制定完整的《侵权行为法》或在民法典中设立侵权行为法编 对此,有人认为应按不告不理原则,仅仅对其请求的范围进行裁判,未明确提出的赔偿项目不予审理。笔者认为这不妥当,而应当从保护自然人的人身权出发,为实现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3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请求所依赖的事实及法律理由。立案实践中经常遇到原告虽然提出请求,但并未提出请求权基础的情况,例如,只是提出赔偿损失,但没有指出是基于什么请求权而提出的 清楚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在这种情况下,法官有义务告知当事人打官司的常识,如何规范自己的诉讼行为,立案法官运用释明权对当事人进行法律指导,帮助他们正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46.html -
了解详情
以侵权事实为依据,以专利法及其相关法规规定的侵权法律责任承担为原则,说明原告提出赔偿经济损失具体数额的计算方法或考虑的主要因素,使法庭注意原告诉讼请求的 情况提交证据。 需要注意的是,在侵犯署名权等著作权人身权利的案件中,被告如何就原告受到的精神损害承担民事责任,以前一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出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40.html -
了解详情
须处理损害赔偿方法与范围的问题。最常见的损害赔偿方法是金钱赔偿,至于赔偿范围应如何界定则不无疑问。毕竟,不论违约或侵权事故发生,除造成直接损害外,尚可能出现 见解者[14];亦有未于判决中表明受侵害之客体为何者[15]。 观察反对保护论者提出之理由,有自法条文义立场出发者,认为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一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1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