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民事抗诉制度,体现了国家审判机关和国有法律监督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互相制约的关系。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可以提出抗诉。而抗诉能否成立,须 的要求,从这一认识出发,法院认为检察机关对执行中的裁定,行予执行裁定、财产保全裁定,以及破产程序中的裁定等提出抗诉于法无据,而我国多数学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11.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制度已经实现了某种融合,但是却可以说,法定证据与自由裁量的区分在现代民事诉讼制度中已经不再是绝对的。两大法系证据制度的分野,与其说体现于自由裁量与法定证据的对立 、第6节、第7节、第8节分别规定了证据的取得、证据保全、证据交换、质证程序,而在意见稿的第2章的证据种类部分,也涉及到各种证据的程序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802.html -
了解详情
并未赋予人民法院以不受任何权力制约的独立审判权。民事检察监督正是权力制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直接体现,是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检察机关被授权对人民法院 提出申诉,应当提交申诉书、人民法院的执行文书,以及证明其中诉主张的证据材料。 (4)审查终结后的处理 办案人员应当在规定的期间内进行审查,需要延长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603.html -
了解详情
并未赋予人民法院以不受任何权力制约的独立审判权。民事检察监督正是权力制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直接体现,是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检察 机关被授权对 提出申诉,应当提交申诉书、人民法院的执行文书,以及证明其中诉主张的证据材料。 (4)审查终结后的处理 办案人员应当在规定的期间内进行审查,需要延长审查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230.html -
了解详情
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释明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原系法院为救济当事人在举证和质证过程中存在的能力上的不足或缺陷,通过发问、指导等方式以 主体的确定,多人伤亡交通事故中的保险金的划分,案件的主管和管辖,案件所涉及的基本事实理由、诉讼请求和证据财产保全及整个诉讼须知等问题,通过告知、询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178.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表达方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保全证据的手段,而不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3、新闻采访过程中私录视听资料证据的合法性问题 在社会日益信息化的 :《偷拍资料走上法庭》。 [④] 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964.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证据进行收集、调查、整理,或者申请法院进行诉前证据保全,或要求专家对特定的专业问题进行鉴定而寻求预期的结果等等,如果没有抽象主观证明责任这一概念的存在 德国民事诉讼法教科书》,第423页;贝青格(Betzinger),《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第3版,柏林,1910年,第1页;冯克里斯,摘引处,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508.html -
了解详情
于2002年实施之前,我国三大诉讼法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元化的证明标准,即在刑事、行政和民事诉讼中都采取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一高标准要求。与国外 申请回避、申请财产保全、起诉、申请上诉等这些单纯的程序性,可以适用盖然性占优势的证明标准或是德日所采用的疏明方式。 完善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不仅要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284.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源于民事诉讼举证责任,但因为两种诉讼程序性质、形式和特征存有诸多不同,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以谁主张,谁举证为一般原则,以举证责任倒置为特例。而行政诉讼 很难取得的情况下,可依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采取证据保全。3、即法院在调取证据时要处在一个适当的地位上。在不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9.html -
了解详情
先于具体的诉讼而存在,而且,在具体的诉讼开始之前就发挥着指导作用。比如诉前证据保全。(二)举证责任替代证明责任,两者概念不分,混为一谈。不能否认,证明 方式改革的切入点,无疑早成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焦点之一。证明责任是证据制度的核心,是民事诉讼的脊梁,不论哪一个诉讼案件,都不能回避证明责任这个问题。虽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