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书证,占11.92%;再次是被害人陈述,占9. 83%;再次是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占7. 53%;再次是鉴定结论,占5.14%;再次是视听 调查就很容易成为酿制冤错案件的帮凶。 双轨制证据调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和审判结果的客观公正。辩护方和公诉方的利益有所不同,他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860.html -
了解详情
重视收集口供涉及的结果要件事实或因果关系事实的佐证、忽视收集行为要件事实以及被告人与犯罪人同一性事实的佐证,或者只重视收集言词性佐证、忽视收集实物性佐证。 二 人民法院刑四庭法官。 【注释】 [1]由于口供补强规则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有罪的供述必须有其他证据佐证,才能认定其有罪,本文所指口供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383.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 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98年12月颁布的《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54.html -
了解详情
方法收集证据,第45条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不能认定有罪。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受刑讯逼供的权利。但从 部门大力宣传文明司法,一方面是刑讯逼供屡禁不止,长盛不衰。[6]笔者建议,应明确规定当被告人提出刑讯逼供的控告时,应由侦查机关来举证证明其取证的合法性,如果侦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45.html -
了解详情
侦查能够在被调查者未察觉的情况下获取案件信息,这些信息通常比较真实可靠,对证明犯罪事实的发生以及对犯罪分子定罪量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通过技术侦查或秘密 ,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确立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成为空白,就要求必须改变对证据确实充分的要求,将客观真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00.html -
了解详情
侦查能够在被调查者未察觉的情况下获取案件信息,这些信息通常比较真实可靠,对证明犯罪事实的发生以及对犯罪分子定罪量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通过技术侦查或秘密 ,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确立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成为空白,就要求必须改变对证据确实充分的要求,将客观真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99.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因为行使辩护权而要承受不利的法律后果,甚至还要遭受惩罚。这显然是与被告人的当事人地位、诉讼主体资格以及依法享有的辩护权格格不入的。[9] 为什么立法者一方面 ,以致于使得被告人供述这一重要证据难以获取。基于这一考虑,刑事诉讼法才保留了所谓的如实回答规则,使得嫌疑人不得不承担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68.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罚。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此外,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这实际上也属于附加刑。 我国刑罚就是 要根据其特点进行认真的查证核实。 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案件事实向司法机关所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534.html -
了解详情
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就明确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属于非法 涉嫌非法取证的人员、时间、地点、方式、内容等相关线索或者证据。由此可见,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承担相应的提出责任,对涉嫌非法取证的相关信息提供线索或者证据,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09.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收集的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的确定,但是同时,我国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如实供述义务,这两者贯穿于刑事程序始终,时常发生冲突矛盾,历来受到 规定:中华人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和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