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六十条规定: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定罪是量刑的基础,量刑是定罪的结果。在 利益冲突的存在始终是程序性对抗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6](p547)公诉案件一经公诉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即意味着国家对于被告人及其行为的不原谅。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62.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自愿撤回刑事指控,法院经过审查不违反法律规定,一般应予支持。而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即使在庭下与被告人或者被告人的亲属达成互谅互让和解协议,被害人却 构成轻伤,便告知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按照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已经立案的案件构成犯罪的应当立案侦查,而不应当告知被害人向法院起诉。对于公安机关已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2.html -
了解详情
死亡。庭审过程中,公诉人与被害人代理人意见产生强烈冲突,公诉人请求审判长阻止代理人对案件性质发表意见未被采纳,遂未经审判长许可愤然离庭,导致全场一片哗然,审判无法 法律后果 现代诉讼模式被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审判的开启必须有诉讼的提起,在公诉案件中,必须有行使公诉权的检察机关提起诉讼,审判程序才能启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63.html -
了解详情
关注和重视。在司法资源短缺的我国,刑事调解制度可以大量适用简易程序,将很多案件的结案时间大大提前,从而节约诉讼成本,集中有限的司法资源办理大案要案,实现社会最 在应判刑罚的1/2至1/3之间。二是限制刑事调解适用的内容。刑事公诉案件调解不能通过“交易”而改变客观事实,不能通过调解而改变犯罪性质,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23.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和互联网,直接收集第一手资料,全面分析多起真实典型案例,探求我国审前程序中公诉权受制的原因:认为主要是我国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检警关系 强,不积极调查获取诉讼过程中所需原始资料,导致公诉中缺乏必要的、有力的证据支撑;第二,公安机关中少数承办案件的公安人员因缺乏必要的庭审意识、证据意识,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8279.html -
了解详情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22. {8}甄贞.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498. {9}王建.驳赋予公诉案件被害人上诉权的观点[j].人民检察,1999,(11):47-48. {10}易宪容.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利益关系平衡[eb/ol].(2009-08-2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6266.html -
了解详情
任何企图逃避法律制裁的无理辩解,要求法庭依法对被告人的罪行加以惩处。公诉案件进入提起公诉阶段后,人民检察院便接替公安机关(或安全机关)执行控诉职能,并 损失,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就是对其负有经济赔偿责任的单位。例如交通事故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是司机所在单位。 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是当事人之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8374.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控告职能的主体。现代各国对刑事犯罪的追诉,有的采取国家追诉主义,即检察官公诉垄断主义,有的采取国家追诉和私人追诉相结合,但是不管采取何种方式,诉讼 制约。 被害人诉讼地位的提高和权利的扩展必然对公检法行使职权产生制约,从而使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与公检法机关的关系发生质的变化。79年刑诉法实施中,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7323.html -
了解详情
强烈的追诉犯罪的倾向性。 我国检察机关不仅行使法律监督权,而且行使公诉权。作为公诉机关,检察机关具有强烈的追诉倾向性,在进行侦查监督时偏重于从追诉犯罪的 侦查活动,对公安机关调查取证进行指导,并主张由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共同承担公诉案件的举证责任。[4] 3.强化侦查监督。 该方案认为完善警检关系,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5413.html -
了解详情
危险废物污染纠纷提起诉讼;2010年1月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检察院支持该区七星镇东进村村民起诉某橱柜厂案件等。 4.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刑事公诉案件,受害单位或者受害人因怕麻烦等原因怠于行使追诉权的案件。 (二)当前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4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