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责任:第一款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第二款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 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国务院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70.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 (试行)》等三个指导性意见的通知第三十五条规定:“ 用人单位为规避《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而采取下列行为的,应认定无效,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订立 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五)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04.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意的,用人单位无须赔偿 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书面通知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的,用人单位无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二、未及时订立 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993.html -
了解详情
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依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物业公司应该从2008年的12月1日给王某支付2 那么就应该承担举证不利的后果。 四、王某要求公司补缴住房公积金的要求是否属于劳动仲裁委受案范围 我国《劳动法》第七十条:国家发展社会保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559.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广泛性。同时,双方完全遵循市场规则,地位平等。双方签订合同时应依据《合同法》的公平原则进行。 2、合同标的的特殊性。劳务合同的标的是一方当事人向另 很强。 (7)法律调整不同。劳务合同主要由民法、经济法调整,而劳动法则由社会法中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来规范调整。 (8)受国家干预程度不同:劳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351.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的意愿,更好地保护没有过错的一方当事人的利益。但是,我们注意到,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则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 自然可以选择不行使这种权利,而使原来的合同关系继续存在。和精神病人签订的劳动合同具有和其他一般合同不同的特点,没有任何理由继续保留其效力,而应该全部否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251.html -
了解详情
法规,但这些规定内容不统一。所以,制定一部全国统一的专门调整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合同法》已成为当务之急,并已被列入十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计划中。 发展和完善各地劳动力市场以及就业保障制度来解决。对于因用人单位经营原因导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用人单位仍应向劳动者支付辞退补偿金,因为劳动者不应承担用人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2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合法,总会找出一些借口和理由,所以一切以辞退通知书上的理由为准。 根据劳动法规的有关规定,公司辞退员工通常只有三大类情况:一是员工违法违纪(具体见劳动 怎么算?。 标准补偿操作:公司在辞退员工之前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的约定支付赔偿金。赔偿金额,按辞退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计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7234.html -
了解详情
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以期为企业用工法律风险防范提供一点启发。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 用工风险; 法律风险防范; 在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要重视搭建 和劳动者之间因为利益关系本身就具有地位上的矛盾性和冲突性,这是劳动用工法律风险的根源所在。 (三)企业的管理制度有所缺失 企业要想获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8040.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关系建立的标准如此不科学, 那为何2008年1月1日通过的《劳动合同法》会舍近求远, 冒着打破1995年1月1日通过的《劳动法》体系的风险来 保护, 使得更高层次的实质正义得以实现, 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成为可能。其次, 劳动关系是否建立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为劳动者的实质标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05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