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到案者的处理又有不同的做法和观点。第一种观点,对先到案的犯罪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并判决后,法院不允许原告人再对后到案的同案犯提附带民事诉讼,理 是以实体上的连带债务为基础,而不是从表面上机械照搬国外的附带民事诉讼模式,无论今后附带民事诉讼如何变化,只要是针对连带债务,均可灵活适用。 (二)类似必要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682.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出于不合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方法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的民事判决或裁定的行为。 一、虚假诉讼案件 很强的隐密性,除非夫妻一方或双方明确告知,第三人很难知晓夫妻财产如何约定,我国又未规定夫妻财产公示制度,让夫妻一方举证证实第三人具有明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009.html -
了解详情
的第三方就由某一级别、某一地方法院的法官来具体行使,而如何确定中立的第三方即是民事诉讼管辖的问题。由于当事人权利的实现在某一具体法院审理前都处于一 来解决民事纠纷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向哪一具体法院提起诉讼。民事诉讼的管辖就是要解决第一审民事个案由何级别法院及同一级别的何地法院受理的问题。 民事诉讼管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466.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进行审理判决。 3、民事诉讼可选择适用审判程序的受案范围 除上述两类案件之外的其他民商事案件,赋予当事人自由选择权,由立案庭在当事人提起诉讼,立案前,先 让步,以及调解法官对案件事实必要调查时当事人所做的陈述,在审判程序中该如何处理?三是审判程序结束后,审判法官制作判决书时,是否要对该案件之前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963.html -
了解详情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和执行权,通过伪造证据、虚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方法,骗取人民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裁判,从而占有他人财物或财产性利益 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2002年10月14日《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533.html -
了解详情
也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和缺失。这些冲突和缺失构成了立法确认该原则的困境,而如何解决与弥补这些冲突和缺失,是立法确认该原则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禁止不 审程序的上诉请求仅限于当事人在一审判决后的1日内提起。显然,在立法确认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时,应当考虑引入民事诉讼附带上诉制度,而附带上诉制度的引入,又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185.html -
了解详情
了现有规定的基础上,分别从总则、起算、中断、中止、效力、附则等方面对民事诉讼时效进行了较为系统地修正、整合和完善。 (一)存款等债权请求权不适用于诉讼 可以是其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亲属或者被授权主体。该条款就当事人如何向对方当事人进行当面催收,作了明确规定。但对由亲属签收的,在适用上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407.html -
了解详情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和执行权,通过伪造证据、虚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方法,骗取人民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裁判,从而占有他人财物或财产性利益 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2002年10月14日《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388.html -
了解详情
,但因其失去了法律的救济手段,而使权利人实际遭受了损失,此时当事人处于不当得利的法律状态。因此权利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债务人返还不当得利。虽然从民法理论上讲,权利超过诉讼对效期间并不构成不当得利,但我所要探讨的是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这一制度,而我国现行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415.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犯罪,是否形成了民商事活动中的欺诈行为?在刑转民案件中,法官应当如何对待刑事无罪裁判文书所认定的事实和结论,怎样才能对受害方因此提出的民事权益 是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无直接关系,当被害人得知被告被宣告无罪而提起民事诉讼时可能远远超过2年的一般诉讼时效。事实上,作为国有企业的甲厂在被要求返还追缴物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