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犷式的,不能和一个现代欧美西方国家相比。从宪政运动的实践来看,英国实质意义上的宪法可以从1215年的《大宪章》、到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 一定差异,不完全具有典型性,但是路径却是一致的,其制定宪法的目的在于确认自己的权利,限制政府的强制权力。 1840年前的中国,找不到与之相类似的对应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9330.html -
了解详情
和呼吁,变法不自设议院、改宪法始,则变如不变[④]的观点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1905年,在日俄战争的刺激下,宪政思想在中国陡然高涨。立宪派认为 性拥有者,民众通过一定方式行使对重大财政事项的决定权。而这正是财政民主主义的精髓所在。 立宪派希望藉由财政预算制度约束晚清政府的横征暴敛和财政滥支,将国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2113.html -
了解详情
,更换统治者,形成 N 次立约,从根本上形成对政府或统治者权力的限制。 以上分析表明,政治哲学所理解的宪法主要是指对最高统治权力进行规范、限制以保障公民 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在研究了西方宪政发展历史的进程后,蔡定剑博士认为,宪法司法化是宪法实施的主要途径和基本规律。具体来说,西方社会宪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9910.html -
了解详情
学者的看法。 他们有着一个融贯的宪法叙事,也就是所谓的司法宪政主义.但即便真的如此,问题仍然在于,为什么一个最弱小的部门仅靠一纸判决--这一判决通过规范 的真诚朋友(《联邦党人文集》第55篇)。 总而言之,美国宪法的关键在于提供了一种代议制政府的制度结构,人民可以借以展现自己,人民主权可以得到制度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7514.html -
了解详情
/诠释 内容提要: 立宪主义宪法规范是指根据限制政府权力并保障人权的宪法法理而产生的具有特定样式和体系的法律规范。宪法规范的表述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讲是一种含义的 不同环节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将立宪主义定位在保障人权和制约政府权力的原理上是比较科学的,宪政是指宪法实施的结果,而立宪主义则是一种宪法法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1023.html -
了解详情
分类】宪法学 【出处】《开放时代》2013年第5期 【关键词】共和;主权;宪政 【写作年份】2013年 【正文】 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我想理由有两个。 ,以及受英国人支持的贵族和教士针对革命政府的暴力活动(暗杀民选行政长官等、大革命后,法国出现过一连串走马灯似的宪法:革命初期的1791年宪法宜布法国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331.html -
了解详情
的完全恢复国家的收费公路生成决策是可取的,是权利为本的宪法价值的表征。 (二)行政法学释解:治道变革 随着宪政民主的开展,国家与私人间之关系不再仅是上下 或用于公路建设,而不是直接上缴国库。通俗的来讲,政府是借用银行、企业或个人的金钱从事的管理行为,而该行为正是政府的义务和责任。同时,普通民众所纳之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806.html -
了解详情
主张,呼吁社会变革。而近代意义上的宪法一词则最早出现于1893年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中。1905年清政府派5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在其考察报告中也提及宪法。 所派生出来的一切法律,也为全国上下所一体共守;第二是宪法的作用,主要在保障人民的权利,限制政府的权力,防止其滥用权力。第三是保障人民权利的宪法及其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836.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限、范围、条件、程序、时限,使政府行政行为公开、透明(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二十 v. Barnette, 319 U.S. 624, at 638. [20]张千帆:《沟通中西宪政对话的桥梁--浅论中国宗教活动管理的宪法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美国埃莫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599.html -
了解详情
公敢绝望地写到: 此次法统恢复以后,国会议员们,占了全国惟一的合法机关,负责完成十载未竟的宪法的责任。他们还是浑然噩然,悠哉悠哉,缺席的缺席,捣乱的 平天下,则更多强调社会、国家整体利益的至上性,强调良善政府的为民、保民职责,个人权利保护的观念至为稀薄。因此,与近代自由宪政学说不同,传统中国的政治论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36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