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对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民事诉讼制度却不乏启示意义。 [3] 这方面的介绍,参见前引张晋藩主编:《中国古代民事诉讼制度史》。概括性的介绍,可见该书“导言”。 》,第258页。 [30] 参见戴炎辉:《中国法制史》,(台北)三民书局1987年版,第189页。 [31] 参见前引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60.html -
了解详情
维护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公共秩序。责任型政府是政府法治论的落脚点,也是检验“主权在民”的标尺。离开责任的承担,政府的行政权力就会变得肆无忌惮,法治亦难以为继。5 年版,第369页以下。[21]参见杨海坤:《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三章。[22]张国庆主编:《行政管理学概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89.html -
了解详情
公共行为合法性的最终界定者。法院逐步变成公民权利的保护者。从行政诉讼法引发的“民告官”到王海所推动的消费者权利保护运动,从刘燕文案所引发“让司法的阳光照亮 年。关于法律的“内在视角”和“外在视角”的区分,参见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在自然法传统中,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146.html -
了解详情
修宪中,则可依稀读出某种互惠正义。正义的面孔很多,博登海默就曾说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1]在那林林总总的正义形态中,互惠正义的 实定的制度规范,落实人权或曰所谓“民权”的保障。本次修宪前后,“以民为本”、“为民执政”等政治话语一时成为政治领域中的关键词,即可视为这种理念的深情表述。这种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86.html -
了解详情
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张庆福先生认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实际上是人民代表大会实现人民主权 是法治国家的精髓,也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因素之一。” [60]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认为:“法律的进步作用之一乃是约束和限制权力,而不论这种权力是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06.html -
了解详情
。而古代中国经过秦汉魏晋,至唐代制定《永徽律》,“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体例臻于定型。唐以后,无论是《宋刑统》还是《大明 一体化趋势[J].法学译丛,1989,(5).[9][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0]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4.html -
了解详情
,是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法院于1995年7月16日受理的刘国聚、王云、张芳、马超诉河南省平顶山煤矿技术学校责令退学、注销学籍案。而他们是在 之决定的程序问题。[38]同上注16.[39]参见“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1999)海行初字第104号”。[40]参见格伦顿等:《比较法律传统》,米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3.html -
了解详情
《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06-308页。 [12] 李伟民主编:《法学辞源》,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版,第247页。另见曾庆敏 年版,第369页。 [51] 转引自[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方法》,张智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62页。 [5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1578.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变迁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215页。 [25] 参见杨海坤:《跨入新世纪的中国宪法学中国宪法学研究现状与评价》(下)中国 《宪法变迁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220页。 [3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4206.html -
了解详情
赛文等. 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M]. 陈云生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7. 375. [10] 转引自范海玲.乡土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J].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学报, 2002. 1. [11] [英]泰勒.原始文化[M]. 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36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