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也不承担结果举证责任,因为在诉讼中法官作为中立的裁判者,不得也不能提出追诉请求。(二)举证责任的分配1.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我国可就 根据实体法规范来确定举证责任的分配,其缺点是难以适应具体案件的正义和维护当事人双方之间的具体公平。而且成文法固有的不周延性或滞后性,使得新型民事纠纷或“形成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92.html -
了解详情
在实体法之中的,那么民事诉讼中依据证明责任进行裁判时只要考察实体法的规定即可(当然我们不排除某些主要依赖于自由裁量的非规范性证明责任分配标准的适用,但 ”的做法,其实际意义会大大折扣。笔者认为,将二者在“举证责任”的大概念之下区分为“客观的举证责任”与“主观的举证责任”,在理论上并不能准确反映二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85.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该条“规定”通过司法解释将证明负担(举证责任)分配扩大到了极限,几乎就是超职权 在写作过程中得到王利明教授的指导,并参阅其相关著述,在此致谢。当然,文责由作者自负。注释:①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4.html -
了解详情
侵权诉讼;(6)有关法律规定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又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间称《证据规定》)第四条规定:“下列侵权 有且只有一方当事人有机会获得证据,只能要求有有机会获得证据的一方当事人负举证责任。可见,证据形成的客观规律是分配举证责任的重要依据。尽管无论是从《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13.html -
了解详情
或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在证据法上有不同解释。有人认为,“采用或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规定并非强行性规范,当事人虽未采取法定形式订立合同,但只要有其他证据证明合同 合同(实体)法预先设置,其性质为客观举证责任的分配。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当事人要围绕合同请求权的要件事实或者合同责任要件事实提供证据,法院要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4.html -
了解详情
”程度上略有不同。大陆法系国家对“盖然性”程度要求较高,需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盖然性”,即高度盖然性;英美法系国家对“盖然性”程度要求略低,一般要求“或然性权衡 分配规则关于举证责任的分配,我国《民事诉讼法》仅在第64条规定了“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的一般原则,对于诉讼中哪些事实由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5.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倒置的特殊侵权案件,比如医疗纠纷案件等。最高法院在《证据规定》中对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作出了进一步完善。首先,该《证据规定》增加了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同“举证责任正置”一样,是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举证责任分配学说下异其含义,但所有学说都承认,举证责任的“正置”与“倒置”都同时适用于原告、被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27.html -
了解详情
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在审判实践中,在民事责任法律性质的定位、民事责任的构成、举证责任的分配、归责原则的确定、法律理解与适用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争议 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于同月21日公布,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16.html -
了解详情
或简化证明。另外,笔者根本不认同以证明责任倒置来调整举证妨碍,证明责任的分配作为抽象规范形塑了民事诉讼的结构并解释了民事诉讼程序推进的源动力,证明责任分配不会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71页;奚玮、余茂玉:《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妨碍》,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3期。 [3]譬如,有判例承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604.html -
了解详情
proceedings),即一种以拟没收财物作为被告、财产所有权人作为第三人的民事诉讼程序。这种程序由于不需要以被告人定罪作为前提条件,它既可与追究 ]检察机关不仅需要证明犯罪行为的发生,涉案财物是犯罪行为的工具,而且还要证明涉案财物是犯罪行为人的合法财物。 其次是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对于以上所论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5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