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的民事抗诉制度不足以发挥人民检察院在民事诉讼中的审判监督作用,在修改后的民诉法中应当加强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改现行制度中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均 反思及改良意见》,《法学》1999年第12期。 (5)李浩《民事诉讼检察监督若干问题研究》,《中国法学》1999年第3期。 (6)1995年10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8.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原告提交侵犯知识产权案件证据的原则。 在民事诉讼中,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由于客体的不同,可以将民事案件分为若干类,而各类 专利授权文本、商标注册证、原创作品文本或计算机软件的源程序等。 2.与上一原则相关联的是当事人就技术问题进行举证时应当尽量避免提交证人证言类证据。证人证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40.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再审程序 司法公正 再审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民事再审程序,也叫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 学者主张实行三审终审制,其原因之一就是基于审判监督程序的诸多弊端。同时新的民事诉讼的举证规则对再审案件举证问题也未做明确规定,再审案件往往在时间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70.html -
了解详情
怀疑④的程度,就是要求陪审团对证据有100%的确信,不能有任何合理的怀疑;而在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却只要求超过可能性的平衡,就是要求法院只要认为有(50 法释〔2002〕17号《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中更进一步指出: 根据刑法第三十六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71.html -
了解详情
上不存在问题。如果继续固守鉴定启动权的控方垄断体制,显然与鉴定体制改革的初衷是相矛盾的。既然鉴定机构已经社会化、中立化,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自行 还可以提出中间上诉。这样,既有利于保障被告人或其辩护律师合法的举证权和鉴定申请权,便于法院借助于控辩双方的举证、质证和辩论准确地查明案件事实,又有利于防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81.html -
了解详情
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开展。 一、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必要性。 所谓证人,通常是指向司法机关陈述所知案件情况,了解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十二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经过庭审辩论、质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977.html -
了解详情
下,民事纠纷尤如慢性病,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原告往往在起诉前就已经和被告发生矛盾,由于双方争执的焦点多是涉及人身、财产等方面的问题,极易造成感情上的伤害, 服判息诉。 二、消极心理 在民事诉讼中,有些被告法制观念淡薄,权利意识不强,对其被起诉当被告不理解,认为当被告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对诉讼活动冷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755.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与完善进行初步探讨。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也叫再审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 时,只规定了当事人举证和法院查证,未赋予其他机关包括检察机关调查取证的权力,这意味着抗诉机关在民事诉讼中无权调查证据,或其调查的证据法院不应采用,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02.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必要。(3)从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主体的举证能力看,其差距可谓天壤之别,所以民事诉讼中不应采用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2.一元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机制的设计也制约着案件的审理。我国传统的民事案件诉讼机制的突出问题在于当事人作用消极,改革的重点是弱化法官在诉讼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当事人积极性,由职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928.html -
了解详情
权限的配置模式 [1];也有学者认为,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应最大值地发挥法官与当事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作用,法官与当事人协同动作、协同推进 基础上进行裁判,且由于当事人负完全举证责任, 法官不得干预,必须经当事人申请,法官才能为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律师在诉讼中的作用也比较大,这就使得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