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的原则不同。虽然强制执行与民事诉讼存在共有原则,但民事诉讼中的部分原则不能适用强制执行,如辩论原则,二审终审原则,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原则等。 粗浅谈谈自己的看法。行政权是具有管理社会功能的国家权力,因而指向社会正常的民事经济活动秩序,指向国家法律的权威。根据法律规定作出的生效法律文书本身就是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3.html -
了解详情
在审判实践中,时常发生当事人不服已生效的管辖权异议裁定,申请再审或由作出终审裁定的法院院长依照法律规定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笔者以为,这种做法不妥。理由如下 权制度的设立及其运行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参考文献: [1]常怡:《民事诉讼法学》,第59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2]刘家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98.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的缺漏,但司法解释不是万能的。比如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4月1日公布实施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是用来解决民事纠纷的 诉讼原则,致使法官易受当事人的牵制,而且也违背了两审终审所设定的目标,影响了诉讼的效率和效益,造成诉讼资源的浪费,损害了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且将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1.html -
了解详情
有管辖权,但没有及时给予当事人有关通知,没有提供当事人接受听审、行使各项诉讼权利的机会,则法院就违反了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侵犯了当事人的正当 特征的原因主要有:其一,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与令状制(writsystem)或民事诉讼形式(formsofaction)有着紧密的联系。令状制度起源于盎格鲁-撒克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49.html -
了解详情
出现了“初级法院”、“中级法院”和“终审法院”的名称,以保证该《法典》在主权回归后与《基本法》中关于司法组织及民事诉讼的指导原则协调一致。 2 及初端驳回当事人请求以及解决管辖权冲突的程序等问题。 四、澳门(涉外)民事案件司法管辖权制度的评价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澳门法律本地化的工作步履维艰,法律修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71.html -
了解详情
各个领域,而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并拥有国家强制力的司法机关则必然趋向于积极指挥诉讼的进程,追求“实质性公平正义”逐渐取代了“司法竞技理论”而成为司法裁判之基本理念 无法通过一审终审等。由此,我国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并非单纯依靠法官地位的转化就能解决,但法官地位转化为积极指挥型却一定有利于我国民事诉讼的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5.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界和司法界的共识。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了证据规则,为解决当前 一个案子就是这样,一个被电击去双手的残疾人与造成其损害的当地供电局对簿公堂。终审比较公正的判决供电局赔偿这位残疾人60多万元,但是供电局却多方活动促使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56.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媒体的过度参与影响了审判独立;再审的启动途径过多且次数不受限制,造成终审不终;强调以事实为根据,苛求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一致,强调有错必 刑事诉讼中的权力进行“调查取证”,不得不让人们警觉。国外的检察院直接提起或参加民事诉讼,根本不同于我国。因为他们不是法律监督机关,只是作为国家或公共利益的代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29.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案件的和解率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为提高案件的和解结案率,鼓励法官努力促成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纠纷解决结果,改革法案在民事诉讼中设置了“预备仲裁听审程序”(preliminaryarbitrationhearing)。该程序的核心内容是要求法官尽可能早地在诉讼的初期将和解建议提供给当事人,以避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1.html -
了解详情
记者就这一调查结果首先采访了学界的人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范愉教授一直从事着民事诉讼法学和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方面的研究。早在六七年前,在将世界各国民事 但同时也没有必要过分忧虑,可以通过几个方面加以弥补。首先,简易程序不是一审终审,当事人可以通过上诉获得进一步的救济途径,所以这一制度改革的风险很低。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