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年的,也有4年的,现在则统一规定为10年(第196条)。而其他没有规定较段诉讼时效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为30年(第197条)。担保法的 许多后来颁布的法律相冲突。所以,完善《民法通则》才是当务之急。其次,我国虽然颁布了统一的《合同法》,基本上实现了交易规则的统一,但是我国尚未形成调整财产关系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6.html -
了解详情
高级人民法院以法(民)复(1990)3号《关于民事诉讼当事人因证据不足撤诉后在诉讼时效内再次起诉人民法院应否受理问题的批复》中指出,“原告张珠英‘以暂因 法、德、日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典》中都有明确规定。我国的《民法通则》第140条也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66.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后果不同。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的规定,因此,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丧失 林木等予以补偿?这就涉及地上权能否适用时效的问题。关于不动产的权利,可适用取得时效的有如下几种情况:第一,地上权的取得。例如在他人土地上种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1.html -
了解详情
更为一薄弱领域。立法上,既无物权请求权之法定概念与名称,更无相关之系统规定,仅在《民法通则》中有个别条款的涉及1和《担保法》中有较少的条文规定。2 之我见”(《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科学版)》2000年第2期);尤冰宁的“论物上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法律适用》2000年第8期);王利明的“论物权的请求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62.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从每一编都从第一条开始看来,似乎是将大陆之前公布的民法通则、民事单行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之前草拟的物权法 有权受领,并不影响当事人间的自愿履行。因此,草案第一编第八章第一节的诉讼时效规定,特别值得肯定。其次,在不动产的取得时效的规定上,草案第一编第一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05.html -
了解详情
某种行为的权利,即“请求权”。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说“债权”概念并非不通俗。《民法通则》颁布以来,“债权”概念已为广大人民所掌握并熟练运用,就是证明。有学者认为 的法律行为、消灭时效的规定,也应当适用于人格权。见濑川信久在2002年8月27日早稻田大学“日中法学者共同讨论会”上的报告稿《关于人格权》第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00.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 关于物权请求权问题争论的焦点是:我国未来的民法典是否应当规定物权请求权制度。笔者主张不规定物权请求权,而以侵权责任形式对物权加以保护,因为民法通则已经 租金给付请求权;在金钱借贷之债中,有清偿原本的请求权,还可能有给付利息的请求权。其四,诉讼时效期满后,请求权消灭了,债权并未消灭,债务人仍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88.html -
了解详情
的抗辩权”。 (二)主债务人行使时效抗辩权不当对保证人抗辩权的影响 我国《民法通则》第七章专章规定了诉讼时效的相关法律规范,如果债权人连续不 “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串通”情形予以扩大解释。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六十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89.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最高人民法院早在1988年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12条中也已规定“没有书面合同,但有其他证据证明 不一致。比较而言,我们较为赞同第二种主张及其理由:担保物权属于支配权而非请求权,依民法基本原理,担保物权不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也不宜与所担保的债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20.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条款来看,还对最高法制定、实施了相关民法通则的司法解释给予了有益的汲取。如在第192条第1款中就对诉讼时效届满是义务人仍然享有抗辩权给予了明确规定。这显然是对最高法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第3条创新、完善。在第36条中则就监护人资格撤销的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80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