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公民有权寻求法律救济。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公民“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列利而受到损失的人 是治安案件的,应当立即解除留置,适用《条例》的规定。对于已被刑事立案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诉讼法》已经作出了系统完整的规定,只要符合拘留逮捕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33.html -
了解详情
团体的帐目;廉政公署必须按《防止贿赂条例》去进行肃贪工作;行政事务申诉专员专门负责处理市民对政府部门行政失当投诉事务,这样各机构各司其职,不易发生越权或失职 ,但同时以严格执法程序和时效制度来约束警察权力,例如拘捕后必须在48小时立案关裁判司署审理,不得拖延。另外,行政执法程序中还有简易程序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89.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侵犯单位主体合法权益的行为像作为自然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样提出控告和申诉。质言之,单位诉讼代表人在侦查、审查起诉的环节中也应该具有和犯罪嫌疑人 诉讼法中规定。 (一)单位诉讼代表人确立的时间和方式 单位诉讼代表人应该自立案之日起确立。单位诉讼代表人首先由单位自行选定,选定的单位诉讼代表人应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4607.html -
了解详情
譬如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指导性案例(指导案例28号)中,尽管确立了他人在立案以前代为支付劳动报酬的不影响定罪的原则,但这里的他人是仅仅指指导性案例中的 力。上级法院的判决意见和理由之所以对下级法院具有拘束力,是因为其处在上诉审和申诉审的地位;裁判主体的同一性决定了对先例的遵循,其基本原理在于同一主体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1377.html -
了解详情
公开的权利。作为对这一权利的保障,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的相关规定,对于在二审程序中发现一审违反公开审判规定 手续、批评和自我批评、互相监察、事后交涉的机会、有错必纠的绝对事实主义、申诉等等。结果,公平而合理的秩序没有建成,语言行为却被力量对比关系所扭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09.html -
了解详情
冲突。在审判活动中,核心问题就是获得案件事实。如果说刑事司法活动包括刑侦公诉立案审判判决(上诉)执行这一整体过程,追求客观真实和实体正义的中国式司法会 的情况下,这种裁判模式不仅容易增大司法错误发生的概率,间接导致当事人更多的申诉上访,更使得刑事司法运作的成本十分高昂。正是在这种压力之下,刑事和解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51.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证人姓名和地址,在实务中,起诉状内容只要足以立案即可,并无律师签署或附上宣誓书等特别要求。被告则仅需写明答辩意见。 (二 的诉讼行为在实施时间上予以限制。民事诉讼失权主要有答辩权的丧失、上诉权和申诉权的丧失、管辖权的丧失、证据提出权的丧失。审前准备程序功能的实现离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81.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既维护了法院裁判的正确性,又平息了当事人的纷争。对符合抗诉条件的可以立案审查,通过抗诉维护司法公正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由于,法律对于调取卷宗没有明确的规定 当事人为使他的案件得到公正改判,需要等上这么长时间的话,就无疑会把来申诉想讨个公道的当事人挡在了门外,不仅不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56.html -
了解详情
为申请再审人的申请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第项的再审立案条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条条规定裁定如下。但是笔者认为这只是文书表述方式的 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由于我国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再审之诉,当事人申请再审与申诉都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启动再审程序的信息来源。因此,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43.html -
了解详情
不再那么难过。 (三)它是律师在侦查阶段提供法律帮助的基础 律师在侦查阶段代为申诉和控告、代为申请取保候审、要求变更强制措施都需要一定的证据支撑。没有一定 的证据,进而请求侦查机关一并收集或申请证据保全。其阅卷范围至少应包括:立案决定书、强制措施文书、其他强制侦查措施文书、各种记载鉴定情况和鉴定结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