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缺乏可持续性,并伤害了法律权威,影响刑法一般预防功能的实现。 2.合理性的成本分析 醉驾入刑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不应是简单的禁止,而应该是因势利导, ,最为关键的是有可能迫使行为人铤而走险,从事犯罪,不利于社会安定。相关配套行政处罚是否过于严厉,需要因应刑法修正案进行调整,值得检讨。 2.受害人角度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2221.html -
了解详情
提前解除劳动教养和延长、减少劳动教养期限。而这两项职权长期以来实际上分别由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部门以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名义行使。[12]这样一种机制使劳动教养 7种行政处罚种类中并无劳动教养这一种。进一步的分析可参见前注[3],刘仁文文。 [12]例如,2002年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4229.html -
了解详情
,对醉驾行为不分情节是否恶劣,一概追究刑事责任,显然过于严厉,且与行政处罚缺乏合理的衔接,也有悖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区别对待的原则。 第二,醉驾 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在这个案件中,我们暂且不讨论怎样监督被告在缓刑期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550.html -
了解详情
公正的基本需要,法律要求鉴定人出庭作证也是正当的。有学者认为,法律仅从行政处罚的角度规定鉴定人不出庭的法律后果,没有从程序制裁以及程序后果上规定鉴定人不 。基于上述的逻辑分析,故意伤害案件应当不在保障之列。即使是在上述几类严重犯罪的案件中,其法条仅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249.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的案外要求等等。如2010年5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75条对刑法第222条虚假广告罪 的要求;第4项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规定,属于从行为人刑事政策角度出发所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096.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的案外要求等等。如2010年5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75条对刑法第222条虚假广告罪 的要求;第4项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规定,属于从行为人刑事政策角度出发所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743.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功能论,《清华法学》2007年第2期。 [17]其实,司法实践中对类似正当防卫案件的分析,按思维逻辑均并非是按犯罪论体系三大块的先后顺序先行考察是否符合犯罪构成 的实际处罚方面,在德国有80%以上的犯罪是单处罚金刑(类似于我国的行政处罚),而其余处自由刑的犯罪,又有69%被宣告缓刑交付考验。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542.html -
了解详情
保证通信自由,与家人交流等。现在的争议焦点是谁决定劳动教养。公安机关认为既然其是行政处罚,就应该由公安机关决定。但学者们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行政处罚, 美国,陪审团认定的事实不能上诉,实际上,这也是具体分析的,并不是说冤枉了好人也不能申诉。美国的死刑案件后来经过DNA鉴定平反的很多。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047.html -
了解详情
由公安机关执行。[8] 2.禁止令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执行,违反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治安行政处罚刑法所规定的对被判处管制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人可以适用禁止 。这一规定简单套用了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6月25日发布的《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法释[1999]14号)第2条对单位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574.html -
了解详情
由公安机关执行。[8] 2.禁止令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执行,违反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治安行政处罚刑法所规定的对被判处管制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人可以适用禁止 。这一规定简单套用了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6月25日发布的《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法释[1999]14号)第2条对单位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5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