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相对权不能对抗第三人。为了强化对买受人地位的保护,在民法理论上有三种途径:基于公信力善意取得所有权;债权的期待权保护;受 之抗辩”(exceptio?rei?venditaeoetetraditae)。22如《德国民法典》第986条规定:“占有人或将占有权让与占有人的间接占有人,对所有人有权进行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03.html -
了解详情
有形财产与无形财产为罗马法的传统,但罗马法上的无形财产(无体物)仅指某些财产权利,并不包括近代社会以来才出现的知识产权等。法国民法不仅继承 所以,物权法有关占有的保护之规定,应当准用于知识产权等无形产权,如《日本民法典》第205条即规定,对于“精神创造物”,当事人得具有“准占有权”。至于取得时效之能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83.html -
了解详情
是对内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将自然资源没收或强制征收为国家所有。在《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之前,资本主义后兴大国为了国家利益的需要,往往是通过国家强制力的 年的《德国民法典》的颁布和施行,为其本国经济崛起创造了发展条件,也为各资本主义后兴大国的经济崛起,提供了法律示范,使得自然资源作为民法物权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90.html -
了解详情
德国民法典1059条);用益权不得抵押,也不得用作担保或再设定用益权(德国民法典1059b条)。所有权人、可监督用益权人行使权利,对用益权人的 载《法学》1999年第9期。6法国和意大利民法典有不同规定:法国民法典595条规定有“用益权可出卖或无偿让与”,意大利民法典980条规定“如果在设立文件中未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26.html -
了解详情
的是,与法国民法典一样,荷兰民法典是把继承法作为取得财产的一种方式加以规定的。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采取的物法前置的立法体例。如德国民法典、日本 体例在逻辑上也可以自圆其说,虽然它不如瑞士民法典和意大利民法典那样谨严,而且,德国民法典似乎更强调民法的实用性,突出民法典的财产法性质。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16.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人法与物法的这一分类,只是为了认识和研究方便的一种分类而已。接着我要讨论的是:财产权和人格权哪一个更重要?换句话说,德国民法典的这种体例编排 侵害,民法典对人格权的保护主要是通过救济实现的(所以法国民法典把侵权行为作为一种财产的取得手段规定),而民法的赔偿责任方式决定了它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14.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使套上了行政枷锁。其五,司法解释过多,使许多民事立法形同虚设。由于中国民法的规定过于简单,因而最高人民法院不得不作出大量的司法解释,以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 亲属法的设置顺序,笔者认为应置于人格权法之后,而不应如德国民法典一样将亲属法排列在债权法与物权法编之后。因为亲属法在本质上是身份法而不是财产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45.html -
了解详情
,仅在第788条(2)保留之。《德国民法典》与《瑞士民法典》都未规定代位权制度。《日本民法典》仿造《法国民法典》在第423条规定:“债权人为保全自己 我国目前商业信用极其低下的现状,这种情形的出现频率无疑会非常高,显然这违背了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所以,不应允许债务人加入到第三债务人一方。另外,为了真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76.html -
了解详情
有形财产与无形财产为罗马法的传统,但罗马法上的无形财产(无体物)仅指某些财产权利,并不包括近代社会以来才出现的知识产权等。法国民法不仅继承 所以,物权法有关占有的保护之规定,应当准用于知识产权等无形产权,如《日本民法典》第205条即规定,对于“精神创造物”,当事人得具有“准占有权”。至于取得时效之能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63.html -
了解详情
业经史上所有成功的民法典或其他民事立法所证明的事实。不得不承认的是,相比其他的部分而言,民法学界对于担保物权乃至担保法问题的研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紧迫性及法治 特殊种类的债权予以特别保护。大陆法系国家中对优先权在实体法上予以广泛规定的是法国和日本,在中国,立法上可见的主要是程序法中规定的一些优先取偿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