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因为有相应的司法解释予以支持,而在实践中更为常见。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57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 、裁定生效后,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 对这样的变相加刑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显然不利于落实上诉不加刑原则。当然,应当看到,最高人民法院当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205.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公正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次刑诉法修改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中央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要求,适应新形势下惩罚犯罪 法律监督,本次刑诉法修改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对于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99.html -
了解详情
有期徒刑。贾秀军再次上诉。2007年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维持了5年有期徒刑的判决。[5] 四、取消还是限制刑事二审发回重审 基于发回重审制度 改革实现其功能回归,而不是因噎废食,直接废除该项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已经迈出了改革发回重审制度的步伐。如2009年3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356.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5条规定:本院院长发现在认定事实或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 的是犯罪分子是否具有主动投案自首、积极坦白交代、重大立功表现或者与被害人亲属通过刑事和解取得谅解等等情节。当然如果在经济犯罪中,犯罪分子是否积极退赃、减少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82.html -
了解详情
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临场监督执行死刑的检察人员在执行死刑前,发现有《刑事诉讼法》第211条规定的情形 笔者认为,虽然司法解释关于人民检察院对于死刑执行监督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刑事诉讼法原则性规定具体化,从而具有可操作性,但仍嫌不足,仍有继续探讨的余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987.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及时给予纠正。 二、检察院要求撤诉,法院应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准许撤诉的裁定。我们在实务操作上存在这样一种情形,公诉案件开庭审理后,在判决宣告前 ,可以要求撤回起诉。撤回起诉后,没有新的事实或者新的证据不得再行起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24.html -
了解详情
和精力,而实体真实主义带给人们的,似乎并不是一幅非常美妙的景象。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所说:现行审监制度的无限申诉、无限再审特点,使申诉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关于刑事申诉方面的问题。按照刑诉法第203条之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新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25.html -
了解详情
。此时,根据该法典第203条规定,须认为被诉人有足够的犯罪行为嫌疑,方可裁定开始审判。 从以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简单的比较中我们即可清楚地看到,我国立案程序 了死刑案件的主要证明对象,并区分不同的证明对象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第52条)对证明对象作过规定,但该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44.html -
了解详情
合议庭认为需要听证审理的其他案件。第四十七条合议庭提出拟减刑、假释意见的,在作出裁定前予以公示。公示期为三日。公示内容包括:罪犯姓名;原判罪名和刑期;现 案件,一般应在一个月内审结。在一个月内不能审结的,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百六十二条(二)、(三)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726.html -
了解详情
,在遇到上述特殊情况,需将假释裁定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时,应按什么程序上报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应依什么程序核准,则在《刑事诉讼法》中找不到相应的法律 对未成年犯罪的诉讼程序也应当有别于成年人犯罪的诉讼程序。世界上有些国家的刑事诉讼法专门设立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诉讼程序,有些国家则通过专门的立法规定未成年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