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获利益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结合来看,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纯获利益的合同或单方行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原则上得独立实施。但纯获“利益”,与纯获“法律 德国民法之规定足供参考。7.本人对相对人承担责任是否以有过失为条件?此一问题在我国争论很大:有采肯定说者。如李开国教授认为:“让无过失的本人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46.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审理范围。例如,甲、乙离婚,双方协议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给小孩.法院是否应当审理双方的赠与行为,我们认为,婚姻固然与家庭紧密关联,夫妻离婚不仅仅是双方 自己的自由意志决定,国家尽量尊重当事人的意志,只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才加以干预”。也就是说,法官告知是有严格条件的,一是需要,这种需要是以法律规定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38.html -
了解详情
物权法草案第6条所谓法律行为系指买卖、互易、赠与,以及设定用益物权、担保物权与让与担保等的合同,是否包括单独行为,未可确知。[56]如前所述, 的意思占有共有物,并满足本法关于动产或者不动产取得时效规定条件的,取得共有物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值得参考的是台湾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451号解释:“时效制度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99.html -
了解详情
不明;在赠与(生前赠与)时,无法判定法律关系是否成立;而在胎儿遭受损害时,不能立即行使请求权,有可能使索赔时机丧失。而依法定解除条件说,当发生涉及胎儿 的损害赔偿,或基于利他契约(如指定胎儿为受益人的人身保险合同)而对债务人的给付请求权等,均得经由胎儿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如胎儿以后未能活着出生,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07.html -
了解详情
。作者认为,《法国民法典》是一部在民法发展史上任何其他法典都无与伦比的民法典,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条件的发展,其在被继受和借鉴中出现“变形”乃至被超越将是 与权利;第六编,法律行为;第七编,债与合同;第八编,夫妻财产制;第九编,赠与和继承。 昂利?马邹(M.Henri Mazeaud)提出的结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71.html -
了解详情
吃“嗟来之食”的典故就足以证明。尤其以信托方式进行的赠与,必须以对方的信誉为前提,使用赠与物必须符合赠与人的赠与意图。再如继承关系,在现代法律中继承人附加 →物”的指令色彩。因此,法律调整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亦具有此特征。那么,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为何还会有此种关系呢?这主要是因为不论在任何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61.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结论不仅可适用于有偿法律行为,对无偿法律行为亦有其适用空间。谢哲胜先生认为,在无偿合同中,仅一方当事人即利益出让方负给付义务,不符合交易 变化”,张双根译,载《中外法学》2001年第一期。[91]谢哲胜:“赠与的生效要件”,载《台湾法研究参考资料》1998年第8期。[92]Canaris:“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5.html -
了解详情
票据的流通。此类记载也违反了票据无因性的特征,因为允许此类记载的存在无异于将票据关系与合同交易关系紧密相连了。这种附条件的记载直接违反了票据法理论中关于无条件支付 利益,故不得充当偿还义务人。而此时实际受有利益的为背书人,但由于他所获利益源于出票人的赠与,与票据权利的丧失亦无关,故亦非偿还义务人;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8293.html -
了解详情
九条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 或者降低上述比例。 第五十条抚养费应当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第五十一条父母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以用其财物折抵抚养费。 第五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819.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存在相当因果关系, 但是, 法院从第三人赠与的目的出发认为不应当从中扣除因赠与得到的收益, 毕竟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 分析上述三种理论可以 规则的适用条件, 即节省利益与违约事实之间存在相当因果关系且扣除该利益符合规则保护目的。 3.税收。如果受害方需要在其请求违约损害赔偿的具体合同交易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8521.html -
了解详情